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寻找入口(2/4)

信号中转站,以后也是海底基地的核心。

现在选择的这块地方非常平坦,宽度就有足球场那么长,长度更是无法预测,因为这里就是一条海沟,而这里已经是海沟底部。

除了平坦的海沟底,在边缘靠近崖壁区域,还有一条深不见底的裂缝。

这条裂缝的地质环境就复杂的多了,即便是雪茄型飞行器在很多地方也会被卡住。

“洞口在那里,我们快点出发吧。”陈涵说道。

奋斗1号现在开始跟随雪茄型飞行器,和之前刚好相反,有这个小型潜艇跟着陈涵倒是又可以对外联络了,他的平板上能够接收小潜艇拍摄的画面。

海底还真的是死寂一片,没有任何动静。

“我记得洞口就是沿着这条海沟,具体在什么位置记不清了,这里的环境都长得差不多,需要找一找。”莱塞塔说道。

陈涵通过平板看到外面的监控,点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雪茄型飞行器开始在前方开道,后面跟着一艘小型潜水艇。

大小和雪茄型飞行器差不多,但是要比雪茄型飞行器更长,这显然也是参考雪茄型飞行器制造。

在下海之前,制造潜水艇的部门就知道他们这次深海探险可能会进入一些洞穴,这个洞穴的直径必须要按照雪茄型飞行器的直径制造。

蜥蜴人基地的很多情报,在华国的某个层面基本都已经共享了,所以现在这艘小潜艇依旧可以工作。

而且小潜艇奋斗者1号前进一段距离就会抛下一些小球。

这些小球其实是通讯球,经过无数服用智慧药的科学家努力研发,在海底也能组建一层通讯网络。

这些小球其实就相当于地表的信号塔,只不过传播的距离短了很多,工作的时间也依靠里面的电池,无法持久供电只能短期使用。

但对现在的海底探索来说就非常有利了。

只要在整个海沟中都铺满通讯球,那在这里的通讯和地面其实是没有多大延迟的。

奋斗者号就成了一个超级信号中转站,而海底和海面1万米距离,用的又是有线网络,最大效率让信号可以传播。

华国经过这几个月的快速发展,在科技上很多领域已经悄悄领先全球。

比如现在众人头顶用的卫星,就是特殊产物,信号更加强劲,监控能力也更加清晰。

从海底到海面商船,这里又是一个信号中转站,然后商船到了卫星,这就是普通的信号传播了。

这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此时京城的会议室内,一群老人老奶奶就在现场直播观看百慕大深海发生的探索。

陈涵在平板上看到的内容,在会议室内,所有人都能够看到。

主持的人却并不是孟德力,而是另一位老人。

这也是一个副职领导,上次有个领导因为甘福的关系去坐了冷板凳,现在另一个领导扛起了海底探索的任务,他和陈涵没那么亲密,甚至代表的完全是另一派观点。

如果说孟德力和诸多斗音上线的院士代表的是支持陈涵的人,那这位领导就是对陈涵保持一定距离的人。

让一个集体完全信任陈涵是不可能的,陈涵掌握了这么多核心科技,任谁也不会放心,所以这样中立不亲近陈涵的小集团永远也不会消失,只是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会跳出来。

这次海底探索,刚好是个好机会,他们便跳了出来。

陈涵掌握核心科技,但能够超过外星人吗?

很多领导是觉得不可能的,看看陈涵担心外星人担心成什么样了,陈涵担心的就是他们需要的。

和陈涵个人的想法一样,这些人更加想得到外星科技,而且是不依靠陈涵获得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