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36章 抢了一座‘兵工厂’!(3/5)

了阴窖暴露的线索!

一饮一啄,都是因果!从这一刻开始,这名大汉奸的十年奋斗,皆化为泡影。

这还不算,所谓彼涨此消,2000多斤白银换成现大洋,足足大几万银洋,这下全成为资敌之物。若是被日本人知道了,恐怕他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不点天灯都对不起他这么大力支持。

不过,喜得不求行,亲自命令给锤子准备一块肥厚熏肉的陆中达这次的缴获,在所有搜索小组中,依旧称不上第一。

最牛皮的,还得是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

这叔侄俩去的,本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那里据说驻扎着108师团部所属的一个修械所。

所谓修械所,不过是修损坏武器装备的部门,这种部门别说日本陆军中有,中国军中也有。

热武器时代,枪械、火炮都是机械外加火药,不算那些因为爆炸或是人为的外部力量所损坏的,就是使用过程中因为气温、湿度、热量等自然因素造成故障,那都常有的事儿。

中日两军都还没奢侈到那种坏了就拿新的更换那种,损坏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经过修复后再行使用。

对于东北军、中央军这种财大气粗型选手不谈,八十集团军和川军这种穷得叮当响的,修械所这种可以使得武器装备获得二次新生的简直是必备军种!

未来那个闻名遐迩最终发展到6年总计生产手榴弹58万枚、迫击炮2500门、炮弹26万多发和1万多支“八一式马步枪”的华北第一兵工厂的前身,就是八十集团军修械所。

在不高兴和没头脑组合看来,一个修械所,不外乎就是些破枪烂炮零件,而且日本人又不傻,跑路的时候就算不带上也会将其丢了,那会把有用的玩意儿给自己的对手留下来。

他们俩这样想是最正常不过的心理,但他们没考虑到一件事,修械所的技术兵们可从没上过前线,数公里外有中国上万大军虎视眈眈,素来凶横而闻名的师团长阁下有还算坚固的城市防御系统都怂了,下命令师团各部必须在10分钟内集结带上必需物资撤往长治,那不得慌的一批。

所以,当不高兴和没头脑带着5名骑兵连战士抱着‘捡来的麦子不嫌瘪’的心态前来撞大运的时候,没想到还真撞上大运了。

军械所的各处房间内凌乱不堪,显示出日军撤退时的仓皇,仓库里还留下了缺少枪栓、扳机、撞针的步枪、机枪数十杆,这些‘破枪’还必须得经过修理才能使用,对于已经习惯战后大丰收的四行团士兵们来说,顶多算是捡了点碎麦子聊胜于无。

但日军这个占地达一亩地由四个院落组成的修械所竟然还拥有一个用木头和雨布搭建起来的‘厂房’,闯进去的士兵们都呆了。

里面,没有枪没有炮,却有摆放的整整齐齐的机械设备。

在场的7名士兵都是上阵杀敌的一线军人,出身也都是农村,最高文化也不过是学堂肄业,这些机械设备认得他们,他们却搞不清这些机械设备是个啥。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那个已经被全团认可的小何老师可不少次找上团部,要求唐团座给她解决可用于加工零部件的机械设备和材料,否则,唐团座随身携带的那两柄杀人凶器就算再如何馋人,全团官兵也别想当成制式武器装备。

唐团座也不是神仙,可变不出这些金贵玩意儿,好几次召集各营连主要长官开会的时候要求大家集思广益,看能不能满足一下小何老师的请求。

营连长们打仗行,但基本也都是一介武夫,唐团座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们拿啥解决,拿头呢?

但团座长官发话了,各营连长官还是放在心上,尤其是特种中队二号人物顾西水副队长,还专门召开会议,让大家伙儿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