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46章 30分钟能干什么?(3/5)

重炮经过师团部电讯后他知道,但150重炮因为炮身沉重以及射界和炮距的问题,尤其面前有群山阻隔,反而150重炮对步兵的威胁反而没那么大。

他想知道中国人小口径火炮实力,也利于自己下一步对当前阵地的攻击部署。

501步兵联队可不是那种3800人级别的普通步兵联队,而是一支得到加强的步兵联队。

全步兵联队拥有3个1100人满编步兵大队以及4个联队直属中队,仅作战用步兵就达到4100人,另外一个4门山炮的山炮中队和一个4门速射炮中队及一个4门92式迫击炮、4门步兵炮中队,若是加上3个步兵大队的6门步兵炮,全联队共拥有火炮22门,可用于作战人员5000人。

中国人的重炮很可怕,但那将由陆航军团和师团的炮兵联队解决,他需要解决的是眼前阵地上的中国军队。

所以,这位在曾经时空中会担任第一师团少将旅团长的神算子大佐派出自己麾下最精锐的第一步兵大队,在距离中国人阵地4000米的位置架桥渡河。

他算到了中国人肯定会用火炮炮击渡河区域,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他只算到了开始,却没算到结尾。

中国人超过5000米射程的火炮数量,远超他的想象。

而更让宫内良夫浑身寒毛直竖的,还不仅是火炮数量,而是中国人对炮弹的肆意挥霍态度。

刚刚这一波绝不超过10分钟的饱和式炮击,中国人最少轰出600发炮弹。

这还是他印象中的中国军队吗?帝国陆军大本营貌似在‘对中国战区作战要议’中都写过:中国军队少火炮更缺乏炮弹,致其重火力难以持久,若遭遇炮火,以运动兵力引诱其攻击进行消耗,可减少步兵损失。

可这一上来,中国人就狠狠砸出600发炮弹,那里看着像是没多少炮弹的样子?

难道是他对面的中方指挥官是个脑袋缺根筋的?一上来就打空家底?

如果换成以前,宫内良夫或许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但自从在抵达邯郸的路上他精研过四行团在华北战场的战绩后,要是再选择前者那他就属于缺根筋了。

四行团能赢帝国华北方面军诸部一次两次,那是侥幸,但人家每战必胜,不管兵力是相若还是兵力相差巨大,帝国华北方面军就处于单方面挨揍的地位。

是,出于帝国陆军的骄傲,他不是很愿意承认对方很强,而有可能是帝国华北方面军很拉,但有一点他再如何不愿意,也必须得承认,统率四行团的那个叫唐刀的家伙,绝对是个凶人。

无论是四行仓库还是松江、广德,帝国大军无论从兵力还是实力,那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但唐刀却依旧能率部逃出生天,并还利用帝国大军追击、围击的时候,给帝国大军撕开一条血淋淋的伤口。

面对这样一个可怕的指挥官,宫内良夫如果还认为人家是缺根筋,那可真是白在陆军混了18年了。

那只能说明,对面的中国人,不仅有足够的火炮,更有足够的炮弹储备!

他这一试探不要紧,把自己麾下的精锐步兵大队给试残了不说,还试出了一个让他脑瓜子嗡嗡的信息。

这位实际上还估算错了,冷锋3营这一波可是轰出了700余发炮弹,干掉了自己当面之敌第1师团501步兵联队先头部队400人。

基本上达到了每8发炮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弹人比。

这个比例其实已经很夸张了,根据战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毛熊国每干掉一个日耳曼士兵,需要大约1300发子弹或30枚炮弹又或230公斤航空炸弹、9枚手榴弹。

比如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毛熊国共向作战地区运送了30万个车皮的军用物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