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知错能改(2/2)

,俗话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就是他们了,对于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来说,他们怎么会知道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更别说还要去治理了,他们最适合的就是纸上谈兵,要说实际经验,几乎都等于没有。

江淮敢打赌,在座的这些考生,你要是问他们鸡蛋几文钱一斤,大米几文钱一斗恐怕他们都不知道,就他们这种不识民间疾苦的书生,要怎么来治理一个县城?

江淮将自己发散的思绪收敛回来,不再研究出题人的心理,他集中精神在脑海里思索自己知道的,还符合这种情况的实际地方,要说治理,就得先知道出题人说的是哪里,这样才能提出具体的方法。

江淮将自己知道的地方都一一拿出来对比,最后他惊讶的发现在他印象中,各种条件都符合的地方竟然是南疆苗寨,江淮表面波澜不惊,其实心里已经非常震惊,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不,不应该这样说,应该说出题人是什么意思?难道朝廷要向南疆出手吗?

这么多年,南疆虽说是属于元历朝的疆土,但是实际上却是南疆内部自成一派,根本不服从朝廷的管理,他们居住的地方多是沼泽,毒林,那地方毒虫,山地很多,如果没有本地人带路,强行进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朝廷这么多年也早就息了收复南疆的打算了。

毕竟南疆地势偏远,里面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里面的人还很彪悍,实在是不值得花大代价去收复它。

江淮虽然心里惊骇,但是脑子仍然转个不停,他不管朝廷什么想法,他只管答好这最后一次考试,取得进士及第的功名就好,其他的以后再说。

江淮知道了南疆的各种风俗习惯,又在脑子里构思,组织好了语言,就开始在试卷上奋笔疾书起来,由于写的太过入神,就连皇上领着好几个人站在自己桌边,江淮都没察觉,直等到江淮最后一笔写完,将笔放在笔洗上时,才发现自己身旁站了好几个人。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