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世迷离(4/24)
锦书点头应承,“我在这儿一切都好,有几位当年跟前伺候的人在永寿宫当差,妈妈要是去,替我瞧瞧她们好不好。也不必说什么,我这里顾念不上,没的回头给她们招是非。”
张妈妈道是,锦书开了门,把她送到掖庭西头的廊庑下。看她挑着风灯摇摇晃晃走远了,这才回身往跨院里去。白天下了值的宫女们梳洗完了,端着木盆出来倒水,看见她就招呼,“张妈妈的辞路饭预备过了?”
锦书在廊檐下拍拍鞋上沾了的雪,轻声细语地答:“才刚吃完了送出去的。”
钟粹宫定妃的贴身丫头对她道:“明儿你替我们那儿裁些手纸吧,我和萧姑姑说过了,你只管到内务府领白棉纸去就行了。”
锦书应了,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掖庭是各宫宫女杂居的地方,只分两种人,一种是伺候帝后妃嫔的宫人,一种是女奴出身的杂役。宫女们从新皇帝的包衣奴才里挑选出来,最多二十一岁就能放出去。女奴不同,到死都出不了掖庭,是最下等的人,谁都可以指派你。耐着性子和你说你得做,没好气儿地吩咐你,你也得照做,横竖叫你停不下手来就是了。
宫女们受不住冻都回屋去了,掖庭和寝宫不同,地下不供炭,一到隆冬时节冷得牙关直打颤。锦书看着那满地明晃晃的雪愣神,站了一会儿想起还有锅灶碗筷没收拾,忙打了绵帘进去。冷水里一通刷洗,冻得十根指头萝卜似的,再往洗脸的热水里一泡,又胀又麻,直痒到骨头缝里去。
次日寅末起身,冬天夜长,这个时候天还是黑的,跨院里已经热闹开了。当值的宫女打点好,听见宫门外的首领太监拍掌,列好队往各宫去替换上夜的人了。锦书挑了灯往内务府去,薄薄的鞋底踩在雪地里咯吱作响。好容易进了广储司的大门,掌事太监坐在大案后头,听见有人进门,连眼皮都没翻一下,只问:“干什么来了?”
锦书请个安,“陈谙达大禧,我来领钟粹宫份例的白棉纸。”
陈太监抬头笑道:“哟,是锦书姑娘!外头冷啊,快来烤火,瞧瞧脸色都变了。你稍等,我这就给你取去。”
但凡男人总是喜欢美人的,就是六根不全的太监也一样,见你好看就客气些,爱和你亲近,有时候给你塞点赏赐的瓜果点心,并不是真心对你好。锦书心里知道,也很反感,可是没办法,只有忍着。这些太监得罪不起,你要是敢拉脸,回头千方百计算计你。
白棉纸拿黄云套套好,恭恭敬敬顶在头上,挑墙根雪薄的地方走。天已经微微亮了,用不上灯笼了,就把挑杆子别在腰封里。出了夹道往南,远远看见一队太监抬着一乘肩舆逶迤而来,忙请下黄云套,合了伞在一旁站好。肩舆经过她面前时,不知怎么,高高在上的人突然叫等一等。
那是个极好听的男声,像铮淙的琴音,又隐隐夹带金石的冷冽。锦书心里打突,渐渐不安起来。刚刚她并没有看清舆上是谁,但知道必不是等闲之人。不管是大英朝还是前朝,后宫之中乘辇代步的,除了后妃就是皇帝和太子。会是宇文澜舟吗?似乎不太像。
她曾经在父皇宴请藩王时远远望过他,也听过他的声音,当时父皇出了对子众人共乐,上联是: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异姓藩王们的先祖都是行伍出身,王位一代一代传下来,继位的世子大多重武轻文,肚子里有墨水的没几个。抓耳挠腮之际,只有一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人站起来接对子: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那声音低沉而坚定,她一辈子都忘不了。如此的野心勃勃,踌躇满志,可惜当时父皇并不警醒,反倒夸他文采非凡。赐了黄马褂准他御前行走,结果他就身披黄马褂,带兵杀进了紫禁城。
不是宇文澜舟,那便是太子宇文湛了吧!如果是他,那他们俩小时候为只鸟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宫花红(全四册) 最新章节第一章 一世迷离,网址:https://wap.at77.net/196/196242/1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