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www.at77.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www.at77.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36章 君臣共识(3/4)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_爱尚小说网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章 君臣共识(3/4)

要在中枢,其实其他各项权力,都已经被蠹蚀一空。

但无论如何,桓灵以外戚、宦官试图翻盘,总是不对的。当时之世,唯有期待知兵善战的强君,亲自重理天下!天命在朕,也不是朕自己要强求。”

刘备这番感慨,很多是忆苦思甜、想起了童年少年时的社会矛盾,但也有一些,是后来当了皇帝、虚心好学以求治国,身边的史官学者教他读史,才得到的心得。

比如那些比较偏向经济财政的史料、如汉和帝时盐铁归中央制度的破坏,刘备就是后来读史才知道的。

只不过他一看到这些资料时,便心有戚戚焉,内心推演意识到确实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汉的各项中央权力的分阶段崩坏时间表,其实是非常清晰的:

早在汉和帝末期,也就是才东汉第四个皇帝末期,公元100年左右的时候,东汉中央的“工商税”或者说“盐铁专卖利益”,就已经被废除了,变成了地方自有。

当然,这个废除还不算地方挑战中央,因为当时还有一个由头,那就是东汉初年,汉明帝汉章帝都是试图走“皇帝本人也该是儒家圣人、意识形态领袖”的路线,有点把政治和意识形态信仰结合以求治国的意味。

一旦皇帝同时成了意识形态领袖,那皇帝就可以继续推行汉武帝汉宣帝以来一系列“我汉家自当王霸道杂之”的思路,把法家的一些利于集权的思想也都继续用下去。

只不过,这种路线肯定是“圣不过三代”就完了,而且反噬很严重。君主不可能一直都是明君、道德楷模。

汉明帝汉章帝时期靠自律撑下来,第四代汉和帝一旦不自律,从西汉汉宣帝时就被压制的“儒家贤良文学”就开始反攻倒算了,而且可以利用后来多次幼主在位、幼主无法是道德楷模、身边有外戚奸邪蛊惑等等理由,把法家的很多集权政策给拔了。

“盐铁专卖”为代表的“工商税归中央”,就是在打着“清算百年前桑弘羊法家遗毒”的旗号下实现的。

旗帜是反法的旗帜,做的事情却是为修儒的地方世家截留财政税源的事情。地方政府独立运作的最初一步,就是那时候打扎实的。

再往后,安帝的时候县级人事权沦丧、郡守察举上来的官员,可以直接指派任命为各县官,地方上的人事权也进一步沦丧了。

当然,这个沦丧的还只是“郡守自己任命自己下属的县令/县丞/县尉”的权力,郡守自己的产生,还没有沦丧,朝廷依然可以委派。

这个权力是到冲质交替之时、桓帝初年,才在部分偏远地区沦陷的,再后来,一直到灵帝卖官之前,地方太守其实都不是朝廷能完全控制的了,有些地方甚至“自行拥立”太守。

所以,财政、人事任命、地方立法,这些权力其实是在和帝、安帝、桓帝、灵帝,整整八十年的时间里,逐步被地方蚕食掉的,最后黄巾之乱,只是把最后一张底牌军事指挥权,也彻底地方化了。

即使张角没来,散装的大汉也只差军权统一这最后一口气吊着。

其他那几口气,分别早在八十年前到二十年前就分批断气了。而且给大汉续命的总共就五口气,基本上是每过一代人、就多断一口。

刘备此刻跟李素阔别数年、因为“刮目相看”而顺势聊到这个问题,并且心有戚戚焉,当然不是为了单纯的掉书袋摆龙门阵了。

而是刘备内心真心升起一股戒惧。

对他而言,读史要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最有价值的“鉴”,当然就是如何吸取大汉上一次中兴时的教训。

毕竟光武帝曾经中兴成功过一次,最后还是只维持了六十多年、最初三代皇帝的正常统治。第四代皇帝开始的近百年,就是严格遵照了“每二十年多断一口气”的节奏,眼睁睁看着灭亡的。刘备怎么能不怕?

他现在再强,能保住子孙后代在经济、财政、人事方面的集权,依然不被地方侵蚀散装化吗?

李素倒是给他设计了一套好制度,而且有了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最新章节第36章 君臣共识,网址:https://wap.at77.net/193/193647/994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艰难登仙路 神都传奇 都市狂兵 穿成异能大佬后我出道了 校园超强火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快穿女配之幸福我做主 楚氏春秋 新婚夜,在植物人老公怀里撒个野 世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