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www.at77.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www.at77.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抢奇观的一生(3/4)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_爱尚小说网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抢奇观的一生(3/4)

学得会,也不划算去投入那么多。毕竟术业有专攻,不需要所有会跑船的人都懂得怎么在海上跑。李素估计,最多两成的扬州、荆州水手,未来懂得海上行船,就足够用了,至少八成人,一辈子就是在内河打交道。

这个问题也一度让统筹规划的人员一筹莫展,不过好在很快就解决了——

李素之前不是受周瑜启发,学了波利尼西亚人的篝火航海术,准备吸收消化,改为“在港外造灯塔导航、大致指引出海去三韩邪马台流虬夷洲的航向”么。

现在,这些规划中的灯塔显然能顺手解决一个新问题——给未来长江口那些不懂海上航行的内河船夫,指引港口的方向。

舟山群岛每个岛之间相距不过数十里,这完全是可以形成篝火灯塔的接力的。

内河船从华亭出了长江口,只要能看到第一个灯塔,就能直接朝着灯塔开,不用考虑导航寻向的问题了,水手的技能也就不需要普遍培训提升,傻瓜式操作就能解决。

李素和诸葛亮、周瑜对着海图规划了一下,发现最大的灯塔还得造在离长江口外一百二十多里的三孤山(洋山列岛),毕竟这一百二十里是全程定位距离最远的一段。

后续从洋山到岱山、舟山,都不超过五十里,不用太高的灯塔也能看见。

诸葛亮是会算地球半径和曲率的,一番估算之后,发现至少灯塔要造七十丈高,再配合三孤山的岛屿天然海拔,最后的海拔能有接近九十丈。这样才能确保一百二十里外都能很清楚看到篝火台,白天放狼烟晚上烧篝火。

最好再配合一面朝向长江口方向的巨型金属反光镜,必要的时候把灯塔大部分的火光往那儿汇聚,亮度就会更明显。

当然了,考虑到近海肯定也有起雾的时候,或者被云层遮挡。所以光有篝火狼烟也不一定够。

诸葛亮考虑之后,精心设计,觉得可以在灯塔的篝火层下面,再开辟一层,搞成钟楼,铸造弄一个百万汉斤的大铜钟(四汉斤还不到一公斤,所以也就200多吨的钟),可以至少声闻数十里,用钟声也能勉强给附近的船导航,至少接力一个岛的距离。

至于具体的细化设计和施工,当然还要工部、将作监派出顶级的能工巧匠,外加李素这几年招募的罗马名工会商切磋。

反正这个项目也不急着现在就上马,完全可以等个五年十年,国力恢复之后,长江口的河海转运也愈发繁荣、不得不考虑航运安全和导航问题时,再开工。

毕竟前面也说了,大汉朝有八成内河水手是不会海上导航的,但那不还有两成跑惯了海路的么。

等这两成航运人才被充分加班连轴转、都不够用了,不得不让内河水手顶上来时,再搞这些配套设施也不迟。

李素带来的工部和将作监官员商议之后,觉得诸葛亮的设想太异想天开了,简直不是大汉的工匠技术所能实现的。

不过,罗马来的名匠提图斯,毕竟了解西方石造建筑,他也见识过更多航海文明。

提图斯当初跟着那些罗马贵族逃离康茂德之乱时,走地中海航线往东,当然去过东地中海第一大港亚历山大港,也见过托勒密二世时期留下的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港的大灯塔,毕竟是古代人类七大奇观之一,哪怕距离李素生活的时代,也已经四五百年了。

这座灯塔历史上原本能一直存在一千五百多年,到13xx年才毁于埃及频繁的地震,所以公元200多年的时候,亚历山大大灯塔还处在全盛服役期。

提图斯见识过其建造格局,当然觉得只要有充分的投入和石料,大汉修一个更大的灯塔也是办得到的,

毕竟科技又进步了五百年之多,而且大汉如今的工程科技可谓是兼收并蓄、中西合璧,自己的传统保留下来了,李素还组织人学了罗马技术。造个再加高二十丈的奇观又如何?

而且,李素和诸葛亮自己还发明了不少工程机械,比如踏车起重机和滑轮鼠笼式起重机等等,木材加工和石料加工的机械化程度近年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最新章节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抢奇观的一生,网址:https://wap.at77.net/193/193647/967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黄金妖瞳 饕餮盛宴:爱妃,朕饿了 傻春 霸气豪总:萌妻九块九苏兮兮沈御风 邪丐凌仙 母皇 风风火火闯末世 兵法大圣 强势逆袭 无限病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