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声势浩大(2/8)

道谁压谁呢,古人都说男上女下,她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洞房那天压住玉华,那婚后的主权才不会失去。

玉华见安心璀璨的眸子滴溜溜的打转,心知她打的什么主意,也不点破,手下见真章,对付不肯乖乖听话的女人,就得硬着来。

因为玉华早就派了人去边疆布置打点,这几日也开始陆陆续续的传来消息,边疆与西楚国土的腹背之处接壤,以一条巨大的山涧为天险划分土地。

那条山涧水流湍急,底部怪石嶙峋,宽度好几千丈,一眼望不到尽头,无论是渡河还是用绳索攀岩都无法直接抵达对面。

边疆大吏是老皇帝多年培植的亲信,自然不会旁逸斜出,但其他的小官吏就不一定了,玄族在东凌埋的人手数不胜数,边疆或许就有他们的耳目混杂其中。

安心从传来的书信中了解到东乱的起因原为边疆大吏克扣将士军饷。

边疆远离京城繁华,且那边天气恶劣,地势险要,驻扎在那里的将士十年都不能与亲人团聚,他们为的是什么?还不是那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军饷。

如果连那点微薄的军饷都被吞了,那他们与亲人分散的意义又在哪里?

人人群情激奋,纷纷扬言要撤换如今的边疆大吏李基,由他们自己内部选举,重新择出一人担任新的大吏官员。

但李基如何肯愿意?现在的边疆有两股力量,一股是跟随李基的死忠党,唯他的命令是从,另外一股就是普通的小兵小将,义愤填膺之下临时团结的类似于起义军的队伍。

两方僵持不下,时不时会出现争斗,且开始有了小规模的人数死亡,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动荡,而是随时会两败俱伤,边疆不保的重大事件。

玉华派的人拿着玉王府的令牌,先行暂时的稳定了局势,言明玉世子不久就会亲自来到边疆,给大家做出一个交代。

玉华名望如日中天,又是天下第一公子,如高山仰止被人推崇,即使远在边疆的将士,亦是对他的盛名有所耳闻,听到他要来的消息,纷纷按捺了下来,不再闹事。

等着玉世子的裁决和判定。

安心看着信中的内容,由衷的松了一口气,边疆的卫士驻扎着那条天险方圆百里的地界。

虽说有天险的阻拦,西楚不能直接从这条路进攻东凌,但若没人看守,西楚大费周章的绕过山涧,来个出其不意掩其不备,那边疆必定会落入西楚手中。

“有意思。”玉华将信纸扔在一旁,别有含义的道。

有意思?安心不明所以,询问道,“什么意思?”

“李基是皇上的左膀右臂,为皇上兢兢业业的看守边疆多年,从未出现过半点差错,且皇上对他京中的家人照顾有加,军饷虽多,但皇上给他的俸禄亦是可观,他如何会去贪图那份微不足道的军饷?”玉华轻笑一声,淡淡道。

“他没贪,难道长腿跑了吗?信上说军饷明明按部就班的发下去了,可生乱的大兵又众口铄金,都指向李基,”安心眸光漫上丝丝的疑惑,不解的问道,“一个人要是说谎,这很好理解,但超过一多半的人齐齐扯谎,就不太可能了。”

“说不定军饷到了每个人的手中又不翼而飞了呢?”玉华懒洋洋的躺在软枕上,意兴阑珊的道。

“你还有心思开玩笑?”安心瞪着他,佯怒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几十万将士的军饷可是一大笔数目,如何能说不见就不见了?”

“我没开玩笑啊。”玉华挑了挑眉梢,语气散漫,“真的是不翼而飞了呢,也许是飞上天空或者钻入地面了。”

钻入地面?安心闻言心头掠过一个念头,立即道,“你是说有人挖地道劫走了军饷?”

“爷又没去看真正的情况,具体是如何也不清楚。”玉华面色不见半丝焦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