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愁(1/4)

年关已尽,又是一年正旦。

连着几日天气皆是十分清朗,初岁元祚,尘埃落定,寒冷催着宫中的红梅尽数盛放,点点绯红像是女子眉间的朱砂痣,缀着素淡而庄严的宫舍也终于有了几分元日的喜庆。

岁末时的皇宫相当忙碌,上至皇帝皇后,下至杂使宫人,都有着忙不完的琐事,游廊中随处可见捧着各式物件的宫人在无声而快步地穿行者,六宫上下亦是紧锣密鼓地筹办着元日,不敢有丝毫差池。

岁末是一年之终,武平三年的结末,齐国的大半百姓们都艰辛渡过着寒冷而贫瘠的冬天,坐在炕上盘算着余粮或缝在裤衩里的铜子能撑到几时,然后期盼着来年收成再好些,朝廷不再多添派赋税徭役,仅此而已。

冯小怜没有在宫中过过元日,以往在长安升斗小民的日子,元日无非就是闭门却鬼、饮椒柏酒、食五辛盘之类的,大多是约定俗成的习俗,最重要的是亲朋邻里之间其乐融融,然而对于齐国高高在上的宫廷而言,元日有着不同的意义。

元会之日,各州郡国将派使者进京。而皇帝则会派侍中宣诏,不仅是向各州刺史询问各地的人间疾苦,也要是指示各州郡长官要勤政爱民,判案公正,赋役均平,监察长吏的浮华之举,纠劾纲纪败坏之人。宣诏毕,便让使者书治理本土的良策,不过使者上书时丢字落字要罚站,字迹潦草要喝墨汁,写得狗屁不通则会被直接撵出去——这项规矩是很有齐国特色的本朝独创。

伟大的昏君陛下高纬虽不懂治国,却也不会违背祖制,是以历年都会例行公事地宣诏,于是今日天还未亮时,便早早地去接见郡国使臣。冯小怜迷迷糊糊醒来时他已经穿戴完毕准备离开了,只是行动间轻手轻脚,说话都用气声,没有一丝动静。

冯小怜扯着被子将自己裹得紧紧的,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睡眼惺忪地望着门口的高纬,用浓浓的鼻音说道:“你去哪……”

高纬一怔,回过头看她,摸了摸她的脑袋,唇角微微扬起。“我去上朝,你多睡会儿。”

冯小怜这时才清醒了些,想起来今天不是睡懒觉的日子。于是艰难地离开温暖的被窝:“对了,今天要去中宫朝会……”

“再睡会儿。”高纬不容拒绝地将她塞回被子里,为她掖好被脚,然后在她额上轻轻一吻,“出门多穿些。伤寒还没好多久,不要吹风了。”

冯小怜用鼻子轻轻嗯了一声,高纬起身吩咐侍者再多烧些炭,这才离开。冯小怜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一口气。

自阎玉儿死后已过了半个月,他们却像是有了默契般从未提及那日的话题。然而冯小怜却知道高纬未必已经全然释怀。虽然两人言行依旧亲密,她却能从眼神或语气的细微之处感受到高纬心中还未散去的阴霾。而她也不知该从何解开他的心结。

……

……

高纬走后没有多久,冯小怜便起床开始梳妆。准备赴中宫朝会,即元日后宫嫔妃朝拜皇后之仪。

为她梳妆的是那名她新提拔上来的小宫女清绮,她模样看着灵动跳脱,似乎还有些冒失,却不是懵懂莽撞之人。这些日子跟在她身边,行止合乎规矩之外又多了几分贴心亲切。于是冯小怜便也放心地留她在身边伺候。

“一月一日,今天就是元日了呢。今日宫里可热闹了。”清绮手指翻飞为她盘着发髻,说道。

冯小怜忽然觉得这个日期有些耳熟,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邺城出身的“冯小怜”的生日,这当然是编的,而且为了能让她记牢还特别选在这个最好记的日子,至于她原本的生辰,她其实已经记不太清了。

她的确已经快忘记自己真实的身份了,要不是头顶上有周国密谍的利剑悬着,她估计真的会乐不思蜀当一个无忧无虑的淑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人无愁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愁,网址:https://wap.at77.net/177/177130/12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