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253章 策划节目(2/2)

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全媒体营销推广模式。

《锋味》在营销模式的表现上只能算中规中矩,无论是在节目热点话题的追踪还是节目本身的受众参与感上都表现“高冷”,微博热搜、微信互动、节目贴吧、栏目公众号的推广方面都缺乏吸引年轻观众的亮点。

萧央认真分析了一下,必须对这些缺点加以改进。

第一,《十二道萧味》必须立足饮食文化,引发观众共鸣,提升节目内涵。

华夏幅员辽阔,各地因为气候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口味,菜肴在烹饪中逐渐形成了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这八大菜系,不同菜系的形成和当地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萧央计划组建一个团队,深入研究华夏观众的收视特点,毕竟饮食文化是最能激发观众共鸣的收视热点。

《十二道萧味》可以借鉴《舌尖上的华夏》的经验,立足于不同地域菜系的差别,用一道特色的地方菜讲一个人文小故事,用美食做载体,传承文化精神。

此外,前三季《锋味》主要的切入点是谢出自以及他的明星朋友圈,节目中有许多访谈和叙旧的环节,推荐的食材和菜品也往往价格不菲,脱离普通大众的生活。

《十二道萧味》的制作过程中,萧央计划将定位从明星转移到美食本身,多推荐有地方特色的家常菜,注重美食背后文化内涵的挖掘,这样受众从粉丝扩展到每个热爱美食的人,可以提升节目的品位。

第二,转变制播理念,增加受众参与度。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5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视频网站、直播、移动终端观看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受众选择的节目类型日益丰富,而观看时间却日趋碎片化。

《十二道萧味》在策划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观众的喜好,让观众自己投票选择想要学习的菜肴。

当然,也可以在传统节日来临前推出例如七夕温馨甜品套餐、母亲节感恩套餐、新年团聚套餐等应景的菜谱,吸引年轻人动手制作美食。

节目组每到一地录制节目,也可以选择当地的烹饪爱好者进行特色菜肴的厨艺比拼,优胜者可以在当期的锋味厨房工作,接受自己的专业指导。

萧央把修改后的节目策划详细的说给了在场众人听。

“三天之后,你们拿出最后的策划案给我。”萧央说道,这是他这几年来最认真的一档节目,他想精益求精。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