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九章 《原论》的唯物史观(3/4)

磨着理想的导演和演员,然后便看到剧本最后的备注:“请交给菲娜小姐拍摄。这剧本其实是送你们两个的礼物,我没说过吗?”

“……”

菲菲还在忙着挖坟掘墓啊!

余连按了按太阳穴,决定还是先把《冷丘》给放一放,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原论》的正文上。

如果说,第一卷的前半部分还是唯物史观的通史,到了后面,才进入到了现实主义思辨的范畴。

居住在黑劳士星区的农奴和罪名,也会为帝国在战场上的胜利而欢呼,可他们同样也必须要面对自己随时会在劳作中倒毙的现状。

在角斗场中平均活不过一个月的沃夫林人和莱格巨人角斗士,却能在这一个月中享受着外面欢呼的人类观众们享受不到的奢华生活。就像是用于喂养武德的怪物。

同样的,普通的人类平民依然要为一日三餐而奔波不休,但哪怕是一个矮小的拉扎凯人,也很可能只是因为祖上把哪个大贵族服侍得开心了,而一样成为了帝国的统治团体的一员。

对于帝国来说,这正是他们宣扬自己海纳百川的标准范本,但在齐先生的书中,这同样也成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实例。

这便是用敌人的魔法打败敌人吧?余连有点想笑,估摸着《原论》第一卷在帝国一定会是禁书了。

“阶级矛盾”这个提法,正式出现在了第一卷的最后一章中。这或许也是这个文明纪元,这个宇宙中,第一次在专业的社会学著作中出现了“阶级”二字。

到了这个时候,余连每天晚上的时间也全部被占据了。他看书算是看得很快的,但现在也都忍不住逐字逐句地开始

他原本还担心,齐先生作为一位宇宙级文豪,在创作这种哲学理论著作的时候,会忍不住用上文学化的浪漫主义词汇。毕竟他第一次拿到最高文学奖项的作品可是散文集《流星录》,一直是以雄浑的想象力和绚烂的文笔而著称的,至今依然是文青们的《圣经》。

可现在一读《原论》,才发现先生的遣词用句非常克制,克制到了冷峻的地步。

想想也可以理解。只有不学无术的伪文青和青春期小屁孩才会沉迷于浮华空虚的辞藻而不可自拔。真正的功底,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阐述最多的信息量。

在学术型著作中,这尤其重要。

更重要的是,这些克制冷静的遣词用句读起来却又莫名地很带感,甚至还带着一点让人会心一笑的政治梗和历史梗,相当有可读性。

然而,更让余连更感到欣慰的是,齐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几句忽悠,才明了阶级理论的概念之后,就放弃了民族主义。他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很多时候就是相辅相成的。

这其实很好理解。本民族的权贵为了维持自己的阶级利益,而向外族统治者摇尾乞怜,出卖本民族利益,乃是他们一贯以来的传统艺能了。

统治阶级其实比被统治阶级更“国际主义”,这也是传统艺能了。

其实,只要说明了这一点,便避免了一种全新政治理论问世时的曲高和寡。于是,帝国的义军,联盟的分离组织,甚至所有国家内受到不公待遇的二等种族,都有可能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理论依据。

“所以,到底什么时候,银河的一切势力,皇帝和大统领,晨曦之龙和虹蔷薇,联盟的激进派和帝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呢?”

一旦朝着这个方向想象,余连顿时便被一种难以抑制的成就感填满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方向。说白了,第一卷虽然已经提到了“阶级”,但比起帝国的“仁君”和联盟的“民权政治家”,只是更进一步到了种族平等的概念上。

真正要成为挖了某些人祖坟的思想武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