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7章:新运河,一无是处(3/5)

臣便先行告退了。”

杨侗点点头,让人将袁紫烟送走。

“微臣李春参见圣上。”

“微臣阎立本参见圣上。”

李春带着阎立本上前施礼。

“辛苦了!”杨侗目光看向阎立本,发现他的年纪和自己差不多,长得英俊儒雅、风度翩翩,但他皮肤黝黑,显然长年在外奔波,很有工部人的特色。

“阎爱卿!”杨侗也不知阎立本是什么官,只能以自己一直恶心的‘爱卿’称呼:“素闻你们兄弟除了工艺及建筑工程,还擅长书画,能否送我几幅画?”

大名鼎鼎、有市无价的《历代帝王图》,就是阎立本的作品。他的另一幅代表作《步辇图》,则是记录禄东赞朝见李世民的事情,现在的天下被自己搅得一塌糊涂,禄东赞早就凉了,这幅画肯定是无疾而终了。

阎立本却说道:“圣上之画栩栩如生,就跟真人一样,微臣拍马难敌。”

“我的素描画重在写字,意境皆无,跟丹青画是万万比不了的。就这么说定了,改天送几幅给我。”杨侗是自家知道自家事儿,自己这手素描也就忽悠忽悠人而已,真要论及绘画,宫中那些女文青就比自己强。

甚至初学素描的李秀宁,都有后来居上之势。

阎立本欣然道:“圣上若不嫌弃,微臣自当倾力绘制几幅。”

他是个比较纯粹的文人,虽是多才多艺,可是对文人处世之道并不精通,也很厌烦钻研上进之徒,素来推崇杨侗等武将率性而为的行事风格,虽是似粗鄙,但实则十分纯粹,加之自己甚为喜欢画画,若非杨侗是皇帝,他早就厚道求教了。这时见到画人最像人的皇帝居然也喜欢自己的画,心中甚是欣喜。

可他哪知杨侗如此热情,是惦记他的画呢?

“对了,你兄长阎立德近来有没有佳作?”杨侗有些得陇望蜀了。

“回圣上,家兄前不久绘制了一幅《古帝王图》,描绘了汉至我大隋的十二个帝王,即我大隋高祖文皇帝和汉昭帝、汉光武、魏文帝、吴大帝、蜀昭烈帝、晋武帝、陈文帝、陈废帝、陈宣帝、陈后主、周武帝。”

“……”杨侗心动了,“改天让你兄长给朕看看。”

阎立本无所谓道:“这有何妨,区区一幅画而已。若是圣上喜欢,家兄定然欢欣雀跃。”

“就这么说定了。”杨侗笑了起来,有钱都买不到的《古帝王图》,竟然被阎立本这么无所谓??

他算是看明白了,不管是虞世南、智永也好,阎立德、阎立本也罢……全都陷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障,压根就不知自己的作品的价值。

若是让这阎氏兄弟画出几十、几百幅画,这就是对民族的巨大贡献。

瞧瞧人家虞世南、智永禅师,多自觉?天天在秘书省忘我的临摹古人真迹,乐不可支的手抄孤本残卷。

只是杨侗也知道阎立本“悔以书画”的轶事典故,不敢多提,免得他满面羞愧、深以为耻的告诫子孙后代不要学画。

不过杨侗也理解阎立本为何“悔以书法”,因为这年代的文人有骨气、骨头硬,你一高兴就让人家随时随地、俯身下跪作画,你是高兴了,可对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的风骨文人而言,却是极天之辱。

阎氏兄弟传世画作之所以稀少,估计也是因为“悔以书画”之故。

他装模作样道:“阎爱卿你要记住,诗词书法只是闲暇之余的兴趣爱好,千万不能当作一辈子的事业,为国为民办实事方是好男儿。”

阎立本欣然道:“圣上言之极是,微臣也深有同感。”杨侗愕然,嘴巴一阵阵发苦。

几十、几百幅神作就这么没了?

“绘画在别的行当或许没有大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隋第三世 最新章节第877章:新运河,一无是处,网址:https://wap.at77.net/161/161749/881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