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89.第91章兵发辽东(3/3)

是乌桓人,都一样以大汉子民对待,为他们分配田地,两族不再像以前那样分开居住,而是混合在一处,另外还鼓励两族通婚,这样用不了多久,那些因种族问题产生的矛盾也就不复存在了。

至于辽西的郡国兵和屯田军,也是不管士兵来自哪个民族,都是大汉的士兵,相信凭借这里剽悍的民风,很快就会组建起一支出色的郡国兵和屯田军来。

这时老刘突然想起一事,便对宇康道:“宇先生,这阳乐是不是离大海很近?”

“是啊大人,从阳乐东去五十余里,南去一百多里,都可到那大海边上,大人可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宇康答道。

“是这样就好,等宇先生有了时间,我想让你派人在海边找一处风平浪静,且水深易于停靠大船的地方,将来好建造一座码头,用来展我们幽州的水军,你们觉得如何?”老刘对身边的几人问道。

“我记得大人曾跟我过,将来要在辽东的沓县建造海港码头,怎么又要在这里建造了?”戏志才先道。

“公皓你可知道,从这里到辽东走陆地有多远吗?”老刘问道。

戏志才想了想,摇了摇头。

看到戏志才摇头,老刘让身后的乌云取出她带在身上的地图,铺到桌上,然后老刘指着地图对众人道:“你们看,这里到辽东如果我们从陆地上走,要绕很大一个圈子,估计至少也有六七百里的路程,而从海上过去,是一条直线,距离大概也就是二百多里,还有你们看从我们这里,到青州的东莱,陆地距离大概有三四千里,但如果是走海路,只有大概五百里的距离,而从沓县到东莱,则只有三百里出头,你们看我的可对。”

众人看到老刘面前的地图,果然如老刘所没错,但宇康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老刘道:“大人的是没错,但是那大海之上,风大浪急,一般的船只根本过不去,要是刮起大风来,海上更是凶险万分,还有就是大海之上只能看见海水和蓝天,根本不好辨别方向,大人考虑过这些了吗?”

“宇先生的没错,但那只是因为以前的船只都是木制的,重量也轻,经不起海浪的冲击;二是渔民不知道如何在海中辨别方向,而我想将来在海港码头建好后,再建造一些大的船只,这些船只的船体是用钢铁打造的,有足够的重量可以抵抗海浪冲击,同时为大船配上指南针,方向辨别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你们想想如何?”老刘道。

“用钢铁来造船?大人我没听错吧,那样船还能浮在水上吗?”一直没话的阎柔插嘴道。

“这个道理,我一时半会儿也不清楚,但是你们只要先选好港口的位置就行,至于铁船,将来我一定会让你们看到。”老刘想想确实他们很难理解自己的想法,于是便只好先让他们去建造码头,至于铁船,相信自己回去后把图纸给马均画出来

,他很快就会带人打造出来的,至于指南针甚至是罗盘,由于磁铁现在很容易找到,而且自己又有上好精钢,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把他们做出来,到时候再把原理教给船员,就可以用罗盘来辨别方向了。

几人虽然仍是疑惑不解,但看到老刘胸有成竹的样子,也知道老刘确实是做出了很多的稀罕之物,便相信了他的话,然后,老刘又把如何选择建造港口码头的几个必备条件告诉了他们,直到宇康和阎柔都完全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基本解决了,老刘和戏志才才和宇康与阎柔告别,到后院宇康为他们准备的房间安歇。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