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55 国破有良臣(3/4)

强人。

只是这样的强人,名声在朝堂上,就是个人名儿,但是在“江湖”上,那就很有可能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驾车过了浮桥,李解一身黑色甲具,熊虎大氅挂在身后,到了村寨前,他将熊虎大氅解开,然后冲前方喊道:“老君可是本地乡士?”

寨门内,一辆小车缓缓地前行,看上去应该是用了很多年,拉着小车的,是一匹寡瘦老马。

只是马儿老归老,却并不弱,吭哧吭哧打着响鼻,竟然拽着车子咕噜咕噜走得很稳。

是好马,而且主人家伺候得不差。

“上澨天,见过汉君。”

行礼之后,马车上的老头儿目光镇定地看着李解,和一般宽袍大袖的大贵族不同,这老头儿装扮就是个武士。

头冠下的头发,束成一束,腰间一柄佩剑,左手倒握着剑柄,随时可以拔剑格挡。

前后披挂扎甲,用红绳穿起来的甲叶,保养得极好,上头一层薄漆,就像是新的一般。

要说身材,并不高大,跟李解这么大一只相比,这老头儿小了许多。

可要说他瘦弱,那是半点都不沾的。

老归老,双臂粗壮,指头粗大,两鬓和眉额上,有着明显的伤疤,肩膀宽阔,脖颈粗壮,年轻时候,一定是个力量很足的武士。

“李某前来,乃是劝降老君。”

“上澨天乃是楚国之臣,岂能叛楚而降汉?劝降之语,汉子还是不必多言。”

双方交流用的都是楚音,景天虽说神色镇定,此刻也是相当的震惊,他没想到李解居然楚音还挺正。

“老君何必急躁,为避免刀兵之灾,老君自可不必降我汉国。”

“汉子之意简直荒谬,既来劝降,某不降汉国,难不成降吴国?”

“雍澨三水汇聚,李某前来,遍观群英,唯老君令人印象深刻。郊郢之地,果有苍龙蛰伏,非寻常俗物。”

“汉子过奖,不过,某不降汉。”

“自无不可。”

李解咧嘴一笑,伸手对景天道,“上澨氏举族上下,何必降汉?老君降渚宫楚王便是。今楚王年幼,以某为伯父,时有将士劝言,欲除楚王。老君可知,某是如何做的?”

“……”

听到李解的话,景天明显身躯一颤,楚王在渚宫,他是知道的,汉子李解没有杀楚王,他也是知道的。

对于这一点,景天比较佩服李解,换作其他国家,绝对不可能这样礼遇楚王。

而且他更清楚,楚王并没有去王号,这也是渚宫重臣、近臣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

虽说嗤之以鼻,但也不得不承认,顶着个王号,多少还有体面。

不过现在李解说的话,让景天很是复杂,李解摆明了就是给他台阶下,甚至可以说不仅仅是给台阶,还让他“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到了楚王核心圈。

要说政治抱负,他并不是没有,他也想强军富国,让楚国重新强大起来。

当初柏举斗氏跟李解在大别山斗了一场,堂堂“负箭国士”,竟然丢了楚国在衡山的中段关口,这让景天瞬间明白过来,只要这些人还把持着楚国朝政,基本是没戏的。

只能等这代人死光了,后来者才有机会改革。

可是那时候,自己只怕也是死了。

“降楚不降汉,老君以为如何?”

“……”

沉默不语的景天心动了,不仅仅是因为能抱拳上澨氏的存续,他既然成为上澨乡士,就是要保整个上澨的生存。

这一点做到了,要是还能完成自己的富国强兵心愿,那就更好不过。

“王上于汉子而言,不过是泥塑偶像,犹如傀儡,某纵使前往,亦不过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