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49 加大力度(2/4)

斗氏掰腕子的地方世族,因为“天降正义”,李解这个暴力外来户,完全没有给他们打一针的机会,这就导致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他们想要从斗氏身上撕咬一块血肉下来,不得不跟外来户联手。

也就是说,得仰仗李解。

而李解在郢都延伸出来的力量,明暗两开花,明面上是赵太后这个拿了“五阴币”的叛国臭娘们儿;至于暗处,至今赵太后都不知道,楚国司马项拔,其实是“深海”。

甚至令尹斗皇在跟司马项拔联姻的时候,也只是通过各种分析来判断项拔是卧底,但并没有直接的证据。

硬性证据更是没有,总不能说项拔府上看家护院的人,讲话怎么都是东南口音,就拿来指责项拔这是投敌细作吧。

这年头,东南口音的越国剑士不要太多,就跟老秦人在中原打工一样,关西剑客同样是非常出名的“客兵”。

所以这就使得景氏、宋氏之流,为了返回郢都,重新争夺吃肉权力,就不得不依附赵太后。

因为赵太后才是李解权力的延伸,对付斗氏,唯有空前强大的暴力手段。

为了表现诚意,景氏、宋氏内部,除了有想要迎回楚王的人,也有自甘堕落自降身份联姻小国番邦的武士。

这些武士,改头换面,甚至给人做“假子”之后,再投效在赵太后麾下,很容易就通过了政治面貌筛查。

毕竟赵太后每次巡查坚决支持自己的部队,都会再三强调,务必不能让忠于楚国的死硬份子混入我们的队伍中!

这一番操作,也就让宋氏、景氏,攀上了赵太后这条线,然后原本郢都的豪宅,在朝会之上,就通过合法手段“赎买”了回来。

不掏钱不行,不掏钱赵太后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掏钱就是亮明态度,过去的事情,一笔勾销。

就让往事,随风而去吧。

于是此时郢都的楚国部队,成分相当复杂,明面上是楚国的中央军,实际上都是私军。

权邑斗氏借用楚国的令尹权柄,很容易就把伪装成楚军的“斗氏武士”武装到了牙齿。

此时哪怕斗皇跟政敌闹掰,调动军队就是他的杀手锏。

至于河南的汉军,打不过就打不过喽,治不了汉军,还治不了郢都叛逆?

实在是不行,手中有部队,跑哪儿不是跑?

陵师三军做得了初一,郢都新军完全可以做十五嘛。

这些为了吃肉搞出来的各种操作,也是让李总裁服气的。

这些楚国权贵,换个时空,那也必须是吃香喝辣,李总裁穿越之前当工头,要是遇上这样的人做甲方,往往就是拿个预付款了账,剩下的,运气好十年八年要到,运气不好,那就淡定从容看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人生就是这么刺激。

现在身份调转,李某人寻思着,还是枪杆子好说话。

虽说他并不迷信暴力,不过暴力解决这些渣渣,比什么都好事儿。

站在船头,李解对沙东道:“一旦郢都搞事,你稳住局面之后,就狠狠地向郢都敲一笔。记住,盯着斗氏,其余的,不用管。”

“是!”

沙东大声地回应,心中也是有点兴奋起来,照老大的意思,说不定这次暗藏渚宫驻扎阳水,其实比外出更加重要。

真要是楚国人想要暗中行险,或者煽动底层在阳水之南闹事,沙东迅速弹压之后,反手就是向郢都质问,然后勒索斗氏。

他不可能勒索赵太后,赵太后是老大的人,连内衣都是淮中城制造,勒索赵太后,跟勒索自家老大有个屁的区别。

至于景氏、宋氏之流,就算是他们搞事,也当他们不存在,这些菜鸡弱鸟,完全没什么油水,唯一拿得出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