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52 有点奇怪(2/3)



只是基础建筑还在,依然适合进驻。

“的确蔡国部队不在这里,既然说是在北面跟谁对峙,估计部队数量不小,最近一支,披坚执锐就有五百左右,大部队应该在五千以上。”

李县长是这么估计的,正常来说,就应该这样。

像蔡国这样的弱鸡,主力部队如果一万,后勤怎么地也得两三万甚至四五万。

就算发动突袭,这陆陆续续的,也得翻倍吧。

“首李,蔡人截断南北,或许主力正要渡过颍水?”

“有这个道理。”

李解同意嬴剑的看法,只不过,总觉得哪里乖乖的。

就算要先易后难,也不至于往“无人区”撒欢吧,圈地容易守住难啊。

吴国这么牛逼,江北大片土地都是地方自治,不是不想统治,实在是不方便,各种东西都是要大量且长期投入的。

老妖怪要是大力经营江北地区,那这辈子啥也不用干了,叫啥大吴国际啊,叫大吴地产。

一个小小的逼阳国搞大建,李县长也是玩了“障眼法”,各种偷鸡,各种坑蒙拐骗偷,这才用“免费”劳力,把逼阳国的“二环”给搞了起来。

从资质上来说,逼阳国现在比曹国有前途的多,当然前提是逼阳国能活下来。

“首李是在担心何事?”

“剑,你说蔡国人,现在应该是在分兵吧。”

“不错,兵贵神速,战机于我军是稍纵即逝,于蔡国而言,亦是如此。一旦楚人休整完毕,淮水以北,蔡人便不敢恣意妄为。”

云轸甪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受损,只是被李县长那二三十里长的船队给吓住了。

不跑不行啊,二三十里长的船队,那是什么概念,根本不是一个小小的州来城可以抵挡的。

而且楚国人对于江汉之外的地盘,重视度有侧重,长期都是北方为主,东方为辅。

毕竟,中原人口质量更高,军队数量更多,地区大国也更多。

当然这种战略判断是有波动的,长期来看没问题,但中间肯定出现了小插曲,吴国一把干过来,菊部地区就大出血……

现在云轸甪的判断,就是吴王勾陈临死之前想把楚国咬成重伤,当然他现在还不能肯定,不过在上报的军情中,对船队的描述又加强了不少。

二三十里的船队,直接扩大了好几倍,变成“樯橹接连百里,不可估计”。

总之一句话:请爸爸救我!

只是楚国的通信效率也不高,地形复杂的缘故,所以楚国在对外防御上,对下面军事主官或者地方主官,都是比较放权的,这也导致楚国每隔几年就冒出来一个两个权臣或者军头。

凡是能上位做楚王的,要么自己是狠角色,要么,老娘家里是狠角色,特别特别狠的那种狠角色。

此时,云轸甪上报紧急军情的同时,也在蓼城重新休整,并且开始动员。

除了征用“国人”之外,还大量掳掠野人,防御工事总得有人来做,“国人”显然是要当兵的,拿起武器跟吴人斗到底。

野人就算了,野人就是工具人。

云轸甪在抓紧时间修建防御工事,目的是防备李解,但实际上,也顺带把蔡国扩张范围,划了一条线。

虽然这不是云轸甪的设想,但连带着就是有了这么一个额外效果。

所以说,嬴剑判断蔡国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是没有问题的。

在云轸甪把防御工事扩大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