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八章 农事入手(1/2)

“这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财迷生风,怎么可能一开始就大张旗鼓的赚钱,一切可以循序渐进的来。”“再者,现在不是也没有原料,作坊根本就开不起来吗?”“那现在就不必担忧了,你把这件事先办好了就成。”沈安拍了拍书架上的书册,尘土登时就升腾了起来,沈安登时就没有话了。狐狸治,果然是个物尽其用之人!翌日清晨,天才刚刚亮,李治就把他拉了起来。以送饭为名,搅得他不得安宁。作为太子,今天的他也是不得清闲。崇文馆里早就给他安排好了课程,鉴于他才刚刚升任太子,又年龄尚小。李世民的意思是,让他先在崇文馆中,和众位贵戚子弟一同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广泛交友,增长见识。关键是,小雉奴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没有人比李世民更加了解这件事。在初当太子的这一段时间,还是让他先和几个学生共同学习,有一个活泼的环境比较好。也正是因为这个,李治才早早的就把沈安给叫了起来,老子都开始上课了,你还在清闲,这说得过去吗?于是,一身懒骨头的沈安,也只能是勉强打起精神,钻到崇文馆的藏书室去了。从后世的眼光看去,大唐的各种制度,可以变革改进的地方当然是数不胜数。可是,从哪里入手,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沈安把各种卷册堆满了桌案,却一个字都没有看,看了也没有多少用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回忆上一世学过的各种知识,争取找出一个可行的计策来。处于中古时代的大唐,还是一个纯粹的农业社会,同时,奴隶制尚存。在这种社会结构之下,最为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发展农业和促进军事武功的建设。别看李治吹得大,有什么看法都尽管说,建议也可以随便提,但那是他的说法。沈安还是很明白自己的定位的,那些货币制度、兵制上的问题,想要解决,也不是他能插手的事情。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又不是朝廷肱骨,提出的建议若是太尖锐了,一下子触动了各位老臣们的敏感神经,可就得不偿失了。于是,他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农业。这是最保险的,不会出差错的。从历朝历代的历史记载之中也可以发现,承平时代的皇帝也好,太子也罢,一年到头干预最多的也是农业。劝课农桑,鼓励农业种植,引进各种新鲜的果蔬品种,这些都是他们热爱做的事情。沈安现在不过是挂职东宫的小官,既是如此,从这里入手是再好不过的。说起大唐的农业,沈安认为,最应该有所变革的,而且也很容易变革的,便是畲田制。所谓畲田制,在现代已经比较少见了,在南美的热带雨林或许还可以寻觅其踪。便是放火烧山,烧草,用营养丰富的灰烬作为肥料,现烧现种。同时,灰烬的热力还有助于植物种子萌发。古代人不会想这么多,只要能便利的耕种,来年收成好就可以了,他们也不会在意什么环保因素,臭氧层的空洞。当然,这样的畲田肥力是无法长久保持的,最多三年,肥力就会退化,无法种植。那怎么办?就换下一片地方,继续放火烧山呗。被放弃的土地,不用管理就可以继续茁壮成长。这样的种植方法,当然是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的,但是,唐人不管是上层的贵族,还是下层的普通民众,都根本没有科学种植的观念。虽然也知道种田需要浇水施肥,可对于他们来说,畲田要方便多了,反正这个年代,整个国境之内,人口还是比较稀少的,人均耕种面积极大。土地也没有受到多少破坏,不用松土,不用经常照看的田地,自然是最好的。至于将来,将来还不知道人在哪里哩,想那么多做什么。古代人口的平均年龄就在那里摆着呢,他们想的没有那么长远。而对于沈安这样的观察者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众所周知,王朝时代土地兼并一直都是非常严重的,在贞观这样的年份,因为是大唐刚刚建立,一切还属于焕然一新的阶段。不只是人,就连制度也是一样。人们的精神面貌昂扬奋进,人人都以身为唐人而自豪,经历了隋末的丧乱,豪强们的势力也大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