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3/4)

谭癞子手伸出来放到碗上,两个乞丐都期待的看着谭癞子的手,等待着里面掉下一串铜板来。

突然谭癞子两手齐出,在两个破碗中抓起铜钱,朝着康济门内街绝尘而去,留下两个目瞪口呆的花子。

……

“花子招来作甚,便宜也不要。”

南京城南繁华的聚宝门外锣鼓喧天,街边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两队马车排列在街道两旁,车厢两侧都挂着大江银庄的广告牌,上面一个显眼的元宝,蜿蜒的河道形状环绕在下,上面写着大江银庄四个大字。

刘若谷大声对着几个手下道,“咱们这银庄可是世家大户用的,用乞丐热闹归热闹,但与咱们这银庄不相称,一人发几个铜钱打发走。叫乐队和马车队出发,让他们嗓门大点,老子要是听到声音不大,就扣他们工钱。”

其中一个手下大声道,“就怕那中兵马司万一不准穿城。”

刘若谷挥挥手,“方才都说好了,他们银子都收了,就往太平门走,只要不去北兵马司的地方就成。”

片刻之后,两个车队在锣鼓声中出发,一队往报恩寺方向,一队则向城外走去。

马车上坐的人一边洒传单,一边大声叫喊,“大江钱庄开张大吉,三山街淮清桥头,存银还有利钱,三百两起存。和州复社秀才可为证啊,大江钱庄信用有保……”

人群闹哄哄的,跟着马车队看热闹去了,刘若谷舒了一口气。

江北寇乱已经远去,与浦子口一江之隔的南京仍是惊魂未定,但出逃的人在陆续返回,而江北过江来的世家大户仍是将南京作为首选,就连很多扬州人也渡江前来,经历了流寇临城的恐惧之后,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江南的安身立命之处,所以流寇离去虽然不久,但南京的房产市场已经开始复苏,市面也跟随着热闹起来。

庞雨要在南京同时开展银庄和赌场,但催促的最急的就是大江银庄,赌场还在其次。乘着前些时日市场混乱的时机,刘若谷在淮清桥头买了一个三层楼的宽大门市,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用了四千两银子,比市场价低了三成,算是少有的沾了流寇的光。

买下之后一边改造,一边就搞宣传工作,庞雨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除了报纸之外还要在码头和城内搞地推,刘若谷从来没这么干过,今日终于勉强开展起来。

他匆匆回到城门处一个粥棚下,见到了今日刚到的庞雨,他刚去句容见了张国维,事情大约比较顺利,回到南京之时神情十分轻松。

流寇临江之时,江南时报发行量大增,每日不停的鼓吹下,这位庞大人如今名动南京,很多人几乎以为就是安庆庞守备独力救下了整个江南。在舆论汹涌之下,南京官场也在留意这个小守备。刘若谷虽然知道实情,但面对庞雨时还是更加小心了。

“大人,车队都出发了,今日还要在下新河码头挂广告,大人要不要去看看。”

庞雨背着手道,“什么价?”

“联系了几家位置最好的,每家给二两银子,让咱们挂一个月。”

“很便宜,他们还不懂行情。”庞雨笑罢又出来指着粥棚道,“粥棚上面也要挂银庄的牌子。”

“可此处都是乞丐在吃,他们又不识字,大人方才说乞丐不适合咱们银庄的形象。”

“自然不是给乞丐看的,所有广告都是给客户看的,做善事和找乞丐宣传又不同,这些有钱人都以文人自居,更以为善为荣,不管是真善伪善。咱们银庄现在只接受三百两以上的存银,面对的就是这些有文化的富人,不能光做生意,还得有个形象,要投目标客户所好。”

刘若谷只得点头答应,他目前对庞雨的套路还不太明白,即便有不明白的还是不敢违逆。

庞雨闭眼念叨片刻又看着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