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2/3)

时间,陶鹿亲自带队,一群人研究起了方夏村的村民。&am;lt;/&am;gt;

江远照常拉出了足迹鉴定的技术,先将进入过卧室的足迹做了分类。&am;lt;/&am;gt;

民警留下的足迹先排除,后续跟其他村民一起进来看热闹的足迹排除,剩下的还有十几个,可供怀疑的对象就更多了。&am;lt;/&am;gt;

刘晟负责这块,愁眉苦脸的道: “现在人,跑的天南地北的,凶手多半是趁机出去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害怕被怀疑,还有可能呆在村子里,就算跑了也很容易找出来,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再留在村子里,我都要怀疑他智商了。”&am;lt;/&am;gt;

刘晟状似抱怨,实际上也是在抱怨。&am;lt;/&am;gt;

让他一个大队的几十号人查上千人的地址……光是联系就要联系的累死了,不&am;lt;/&am;gt;

抱怨的话,工作都没办法完成。&am;lt;/&am;gt;

陶鹿皱皱眉,问: “当初在村里的,现在不在的,有多少人?”&am;lt;/&am;gt;

“几百人肯定有啊,村里人都是越来越少的。这个方夏村还算是好的,有一些中年人留在村里面承包土地果园,搞养殖什么的,或者给那些农业公司做事,但年轻人还是走的多,还有些老人要去帮忙带孩子……”刘晟说着困难,一脑门的麻烦。&am;lt;/&am;gt;

本来是普普通通的工作,但有了人数加成以后,这个工作无论如何都普通不了。&am;lt;/&am;gt;

联络几百上千人,确定他们的地址,还想将他们给叫回来,实在叫不回来的,还要派人去当地询问……光是想想这些事情就让人头皮发麻。&am;lt;/&am;gt;

陶鹿想了想,道: “如果把老年人去掉,还有未成年人……”&am;lt;/&am;gt;

江远坐在桌子的另一边,这时候咳咳两声,道: “不能这样子筛选。当初在不在村里,全靠当事民警记录,我看了记录单,也是柳沟沿的派出所的民警记的,这个不好采信了。”&am;lt;/&am;gt;

陶鹿被反驳了一下,也不难受,干脆道: “确实如此。”&am;lt;/&am;gt;

其实还有秘密进入村内的情况,想证明谁当日在村里,这在现案阶段还可以玩一下——有矛盾或者疑问的时候,至少可以查证询问,如今过了两年多了,就只能全靠记录了,记录又不靠谱……&am;lt;/&am;gt;

江远也没给陶鹿用情商,大家还要合作9个尸体呢,他就直接道: “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也不能筛掉。我看了尸体的照片,凶手使用的是手臂长的斧头,力臂很长,根据手握的位置,即使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使用,威力也足以砸碎受害人的头面部了。”&am;lt;/&am;gt;

江远看了眼陶鹿,见他能接受,于是继续道: “方夏村的老年人都是长期务农的,有力气,男性即使到了五六十岁,使用斧头也足以杀死受害人一家,并打出类似伤口了。”&am;lt;/&am;gt;

“至于未成年人……现在的未成年人都长的很快了,14岁就可能有一米八,也可能有一百八十斤,同样不能作为排除项。”&am;lt;/&am;gt;

陶鹿摊手: “那就是要面对全村人?这可是个大工程。”&am;lt;/&am;gt;

比对一下足迹是简单的事,问题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