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7章 现案(2/3)

默的看一眼余温书,这位所说的血迹和脚印,都有点不太靠谱的样子啊。

“证据略弱,但现案应该比积案要好破吧。”余温书的道理还是讲得通的。

江远问:“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证人?”

“没有。”余温书知道江远的意思,道:“这边工地是半停工的状态了,剩下的几个农民工,当时都在那边住的彩钢房耍钱,没有出来的。已经给做笔录了,暂时没漏洞。”

一个人有没有不在场证据,既是看他提供的不在场证据的真实度,另一个,其实也看询问时的状态。

大部分人的心理素质其实都是不过关的,能冲着父母或者女朋友撒谎不眨眼的,到了公司开年会的时候,表演个节目都要自己笑场,何谈隐瞒。

而且,面对刑警的询问的时候,一个正常人的表现,肯定也不是面无表情的,强行压制着情绪的状况。

所以,大部分人的不在场证据,在刑警询问的过程中,该戳穿的就戳穿了。这也是刑警都要当面询问,而不是打电话询问的原因之一。

隔着电话所带来的虚假的安全感,正是询问中所不应该有的。

几名无特殊背景的农民工,只要女儿不是住狗窝的,就不应该能躲过刑警的盘问——工地内的这几个人,肯定是重点嫌疑人,不会只问两句就放过的。

江远再看看四周,再问:“也没找到凶器?”

“没有,凶器猜测是工地里捡的钢筋之类的棍状物,被带走了。”余温书有点无奈的道:“现在正在列名单,看看跟工地有纠纷的人,之前的雇员都有哪些,但人数有点多了,而且列的也不全,如果是外面的人抢劫杀人的话,这个案子就比较难侦破了。”

若是直来直去的关系的话,案件就比较容易了,这种也就属于好破的抢劫案了,属于走人际关系路线侦破的案件。

但如果不是的话,案件的工作量就比较大了。若是走人际关系的路线,那每多一层的人际关系,工作量就得乘10去了。

像是一些有内鬼的案件,往往就要花很久的时间去侦破。不是侦破难度有多高,而是要查到内鬼,再查内鬼的关系网,就会耗费很长的时间。

江远先是确定了一下现场外的情况,差不多也就明白余温书的想法了。

现在,最好的证据,也就是现场和尸体了。

至于指纹和足迹,不是没有,而是太多了,根本无法确定哪个是有用的。

“那我先看现场。”江远道:“这边已经扫过了吗?”

“只取了最基本的。”余温书回答。

江远直取核心:“没东西?”

“没。”余温书微微摇头。

真正的刑案里面,现勘扫现场并不是事无巨细的全扫的。也是分层级的。

正常来说,就是先扫明显的,比如血手印血脚印,提取血迹拉走尸体等等。其次,再扫有征兆的,例如门把手,尸体脖子,窗框,僵硬的卫生纸等等。

以上两者,若是能扫到凶手的信息,那现勘的任务其实就基本结束了,并不会进一步的扫下去。

就比如受害人呢的毛衣上可能有指纹,但在有血手印的情况下,这部分的指纹就不用去试着取了。

甚至当现场的信息太多的时候,一些证据都不会全取了,比如沾满了汗液的床单,卷走整个床单的现勘,往往是被骂的最惨的。

而就目前来说,现场到处是指纹和,可并没有明显就是凶手的。

“我喊俩人过来帮忙。”余温书感觉差不多了,就出门去喊了人,自己退出了现场。

一会儿,就有两名民警带着箱子等设备过来了。

“江哥,终于见面了,我是水东区的痕检何国华。”第一个进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