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3.第122章 这广告的主角,就定潘红(2/3)

检查了一遍,手中刚刚完成的推演数据。

浦江电视台的台长室里,古台长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另一边,会议室里,原本只是想来吐槽一番的浦江汽水厂领导。

这一会,却抓着江山同志的数据,一遍遍问个不停。

在得到一一解答后,对方的几位领导就地开起了小会。

最后,江山这份犹如传销宝典的金字塔推演数据表,彻底征服了对方。

浦江汽水的领导当场表示:“江编辑,你刚刚那句做大做强,真的说到我们心里去了,现在厂里一致决定不但要在浦江市推广瓶盖有奖销售工作,还要在周边省市同时开展……”

双方握手的那一刻,江山打心里希望对方真的可以做大做强。

而不是,成为了日后可口可乐的大型代加工企业。

各项细则签订的非常仔细。

在双方敲章盖印的时刻,《东方都市报》的蒋壮壮与丁铃铃同志,及时把报社的广告合同书送了进来。

就这样,《东方都市报》拿到了浦江汽水厂幸福可乐的广告代理权。

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中。

准备瓶盖的赶紧准备瓶盖,准备夏天的赶紧先煮杯姜汤。

“小江啊,等拍摄结束后,你跟我去签个字,那一千块钱的广告策划费已经批下来了。”

黄华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的确良衬衫,对着身穿高领毛衣的江山,哆哆嗦嗦的说道。

去年还在为《于无声处》的编剧得了两千块的奖金,大惊小怪的古台长。

到了这一会,已经很适应“千”这个人民币的后缀了。

这完全得归功于“广告”业务的迅猛发展。

到了1983年,浦江装潢广告公司一位普通职工的年终奖,就已经高达三万块了。

这个数字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

可想而知,广告这块的利润有多肥美!

江山看着黄华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华哥,你怎么还亲自上阵了,找不到人了?”

“五块钱拍一场戏,怎么会找不到人,”黄华不好意思的笑着,腼腆的像一名高中留级生:“我演那个打电话的人。”

“噢~”江山点了点头:“差不多要开始了。”

说完,他拿起喷水壶,对着黄华的脑门喷了两下。

集一台之力,三台不同方位的摄影机全部运转了起来:

24岁的潘红,身穿一条鹅黄色的短袖连衣裙,迈着轻快的步伐出现在了弄堂巷口。

摄影机随着她的白色高跟鞋,一路穿行在摆着新鲜绿植,堆着各色蔬果的弄堂里……

无论是潘红身上的色彩,还是沿街各处安排的翠绿嫩黄……在黑白调调的弄堂衬托下,

摄像机里的每一辑菲林,都在努力呈现出夏日里的缤纷清新。

穿巷而过的潘红,走进了一间国营小商店。

面带微笑说了一句:“给我一瓶幸福可乐。”

帮她打开汽水瓶盖的女营业员,比潘红笑得还要甜:“哎呀同志,你中奖了。”

顿时,小商店里其他顾客纷纷围了过来。

七嘴八舌的羡慕后,纷纷表示:“也给我一瓶幸福可乐。”

其中,也包括刚刚正在拨打公共电话的黄华同志。

潘红莞尔一笑,身穿黄色连衣裙的她,举起幸福可乐美美的喝上了一口:“再给我来一瓶。”

镜头一转,已经换了一身白色西装套裙的潘红,又出现在了浦江百货大楼里……

7、80年代的女星美则美矣,但大多脱不了一个“土”气,可潘红同志却是个例外。

一张略带欧式的脸庞,给本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