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9章 寡人崩,则长安君承大秦王位!(1/3)

王贲目露错愕。

大王认可了自己的判断,也命令百官迁往雍城,这表明大王已经做好了咸阳城失守的心理准备。

可大王为何还要驻守咸阳城!

王贲当即拱手:“末将拜请大王随诸同僚一并迁往雍城!”

“末将定会竭力守咸阳城不失。”

“但若我大秦确实无法守护咸阳,也必当留得国本不失、护大王无虞!”

王贲诚恳的说:“疆域若是沦陷了,还能再夺回来。”

“可大王的安危却是切切不可有失啊!”

“拜请大王西进雍城!”

冯去疾、魏缭等大秦朝臣也尽数肃然拱手:“臣等请命随大王一同驻守咸阳城!”

“若咸阳城有沦陷之险,臣等将率家仆死战,继续坚守城池为大王断后。”

“护大王随王将军西进待援!”

大秦的官员体系不同于后世朝廷。

除外客之外,大秦所有朝臣都曾拼杀于战场,亲手斩下过敌军头颅!

他们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他们也是能纵马杀敌、为王护驾的将领!

而今国难当头,他们可以接受自己阵亡于沙场,他们也相信嬴政一定会厚待他们的家眷。

但若是嬴政战死,大秦局势必乱,他们在嬴政身上的一切投资都将化作乌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身后的家族都很难维护现有的地位和利益!

嬴政声音坚定的驳斥:“若寡人与诸位爱卿退守雍城,甚至是放弃雍城转进巴蜀。”

“则赵军很有可能屠城取粮!”

“即便他日我大秦夺回关中地,关中黔首亦可能已十不存一!”

“诸位爱卿在随寡人逃亡的途中也会持续面对敌军兵锋,随时都有阵亡之险!”

无人否认嬴政的这番说辞。

战国时代的朝臣将领们很清楚削减敌国有生力量的重要性。

屠城,是破城后颇为常见的弱敌手段,而其中佼佼者便是——武安君白起!

正是因为白起屡屡坑杀降卒、屠杀黔首,才让昔年还算强悍的韩、魏等国壮丁数量暴跌、国力崩塌,失去了与秦鏖战的实力。

李牧和白起同号武安君,秦赵之间又有着血海深仇,白起做过的事,李牧如何能不复刻于秦地?

群臣只能肃然拱手:“臣等,甘愿为王赴死!”

“我大秦万民亦不惧死!”

嬴政怒道:“但寡人却不能眼睁睁看着诸位爱卿和我大秦万民赴死!”

压下心中情绪,嬴政平静的说:“故而寡人欲遣诸位爱卿率周边黔首往雍城。”

“而寡人率精兵驻守咸阳城,等待王将军回城后合兵,与赵决战!”

“寡人身处咸阳,定能提振我大秦将士的士气。”

“如此,我大秦守住咸阳城的把握能变得更大。”

“若赵军攻破咸阳城、斩寡人之首,则赵国此战便已竟功,而我军主力却仍在进攻邯郸城。”

“赵军必然会立刻回援邯郸城,而无暇屠我关中地!”

“我大秦国本,无虞也!”

嬴政承认王贲的换家战术是上策。

但这个上策却是以保嬴政安全为前提的上策。

可若是需要付出那般沉重的代价才能保嬴政一命,嬴政何惜一死!

嬴政露出一丝笑容:“寡人的死讯亦会令得我大秦将士士气高涨。”

“哀兵,必胜!”

“如此,我大秦可夺回失地,亦可保诸位爱卿并关中黔首的性命。”

“只需要休养生息数岁,孩童们便可成长起来,接过父辈的重担,令得我大秦继续为天下霸主!”

生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