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16 高薪养兵(2/4)

前李纲在朝堂上公然炮轰林冲,如今非但不记仇,反而提拔对方。

朝堂上,派系对立向来分明,敢情这林冲是李纲那个路数的?敢情这君臣二人,玩的是清正廉明、从谏如流那套?

妈的,你早说啊……再说了,清正廉明你还收咱们贿赂?合着这几天群臣的礼都是白送了呗?你是只收礼,不办事也不跟咱们一条心那种人?

再说了,这前脚把殿前司给腾了个干干净净,后脚就开始招兵……

坦白说,百官并不蠢,事到如今,大多数人也都已经反应过来,自己只怕还是着了太子和这林大人的道。

这两人显然从一开始就是打着要重新整合殿前司的心思,只是担心百官闹腾,因此才唱了那一出……

那天的事,现在回想起来,越想越像是太子和林冲在唱双簧,只不过是林冲自动放弃太尉之位,肯下如此血本,以百官‘前途最大’的思维而言,任谁都很难第一时间便想到这是林冲和太子联合做的一个局而已。

而直到现在腾空殿前司再招兵,群臣这才算是从前两天的不冷静中清醒过来回过了神。

高,实在是高……

事已至此,百官其实也就只能笑笑了。

是他们主动要退出的,何况即便当场就看穿此事,但以太子和林冲做事的决心以及下的本钱而言,真要硬刚上去,那谁去刚谁就第一个死。

若是蔡党还在时或许还有办法对付,比如由蔡京牵头,选两个替死鬼出来冒头,再带动百官反对,如此纵然死两个替死鬼,终究还是要把太子的想法给他扳回去,可现在百官群龙无首,是不会有这种肯当出头鸟、主动奉献自己的蠢人的。

所以这是个阳谋,他们就算知道前因后果也根本没办法对付,谁让现在朝堂上就人家俩说了算呢?

只能是将这哑巴亏先吃了,记在心头,反正梁子已经结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且看这林冲新组建的应天军又能玩出点什么花样来。

却不成想,才刚下午,这花样就已经出来了。

几张告示在殿前司门口,乃至宣德门、梁门、曹门、景龙门和朱雀门,此城中四面八方外加中心处,全部张贴了冲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承平既久,然邪气滋生,癣疥之疾生于肋腋,魑魅魍魉起于殿堂,天意下旨,殿前司全员肃清,今重新整合,初招募应天军一千,要求身体健康壮硕,年龄十六到二十五岁间,月钱十贯,赏职田一亩,若有功名在身的贡生、举人,薪酬翻倍,愿天下勇武任智之士踊跃报名,参投王师,为吾皇扫荡天下、肃清六合!钦此!

这告示,几乎是刚张贴出来的短短一炷香时间内,就已经火遍了整个汴京城,传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百官全都看呆了。

招兵?这是大家早就都已经知道的事,可月薪十贯?甚至还赏职田一亩,这是几个意思?

在大宋,公务员的工资是很高没错,但也还没高到这么离谱的地步。

正常一个知县的月薪也就才在十五贯左右,虽有些米布补贴,但可没有职田划分,而若是按照普通家庭的基本开支来说,这十五贯钱已经够养活四五十人了。

此外,何谓职田?那就是不用上税的良田!自隋唐时兴起,大宋延续,全称为职分田,是朝廷奖励给那些当官们的福利,大多都被当官的拿来租聘给穷人,收取地租。

而若是平头百姓,要是捞到这么一亩,养活一家子老小就没什么问题了。

也就是说,这一个兵蛋子的收入,都快能赶得上一个知县老爷了!而在此之前,殿前司一个正常兵员的收入,一个月才仅只有一贯而已,也根本没什么职田划分,差距十倍不止。

只听说过高薪养廉,没听说过高薪养兵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