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自我解释自我怀疑自我否定(2/2)

两年的高考,那些鲜活的记忆瞬间复燃,大多沉闷又窒息,疲惫又缅怀。

时间唯一冲不掉的,是那些时而模糊但到了一定场景又格外清晰的记忆。

脑子里是过去,手上却下意识转起了笔,是初中养成的习惯。

影片在嘈杂的播放着,大多数人并没有像老师说得那样感慨,只是一脸平静的看着,因为那是别人的青春,我们的,各不相同。

播放到中途时,我时不时抬头看两眼,这确实是我静不下心的表现。

旁边的男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看完了《侧耳倾听》,戴着耳机正翻着一本书看。

那本书也是格外的眼熟。

《内在的从容》?

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确实是了。

心下的情绪波动,我半低着头像做贼似的看着他的侧脸,他今天没有戴帽子,流顺的刘海搭在前额,看上去有种不经意的悠闲与安宁。

黑色耳机线散在洁白的书面上,干净又整洁,简单且美好。

我看着那本白红的书本轮廓,心里一时不只是激动还是感慨。

他手上的那本《内在的从容》,是我喜欢的作家周国平先生所写,在那个沉郁的高三,是周国平先生所言所写一直推着我前行,是他的文字让我人生第一次在黑暗里看见了光。

我按压住内心的起伏,暗自悱恻,他跟我的爱好相似的有些一致。

但我心里仍然坚定的认为这是一场美丽的巧合,是上天给我的心理慰藉,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

我又一次悄悄转过头看他,他似乎沉浸在书里面,拿笔不停地写着什么。

看着他的样子,熟悉感总是在心里环绕,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心里闪过一个人——是那天在ktv的见过的男生。

那时因为太紧张,后来因为眼镜坏掉,时间一长,只记得那双灿若星河的眼睛,别的一概无印象。

会不会是他?

我不敢肯定或否定,因为我一次都没见过他的正脸,第一次上课他戴着帽子,遮住了半张脸,第二次只是看到了他的侧脸,还是偷偷的。

我承认确实是因为胆小,这种情况直接上去问不就好了,问他时不时当晚那个人,只有两个答案,我却还在这里自顾自的猜测。

可每次这么想,下一秒我就会想到,是不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人生路上被无数人吸引,难道都要去一追究竟吗?

别人只是坐在了你旁边你就想这么多,那别人要是主动跟你聊起天你还以为人家对你有好感?

我的大脑就这样拒绝了我的内心。

想到这儿,我摇摇头,我总是想得太多了,这样下去,恐怕以后会得臆想症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