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05 国舅(2/3)

也不准帮她,不准放她。”盛明兰看到康王氏的惨样,心里只有痛快。

王刚问道:“你准备关她到什么时候。”

盛明兰冷哼道:“关到祖母寿终正寝,然后她就可以去死了。”

王刚发现盛明兰变了,自从生子那天九死还生后,盛明兰就彻底变了一个人,原本的善良全被抛去,除了有限几个亲人外,盛明兰谁也不在乎。

这种转变王刚倒是觉得很好,因为只有这种性格,盛明兰才能在后宫生活下去。

治平四年一月,春节刚过没多久,官家赵曙一连几日都没上朝,暂由太子赵顼代理朝政。

王刚接到盛明兰传过来的消息,赵曙病重,太医院束手无策,顾廷烨已经带领五万禁军进入汴京城,驻扎皇宫,以防万一。

做了四年皇帝的赵曙,可能快不行了,王刚倒是没有一点意外。

纵观古今,做皇帝的就没几个能长寿,尤其是宋朝的皇帝,内忧外困,烦心事太多,能活的久才怪。

官家赵曙今年才三十五岁,之所以身体会垮,也有他自己平常纵情声色有关。

自从斗倒曹太后,赵曙没了大敌,更没有管束后,彻底放纵自己,后宫规模一再扩充,谁劝都没用。

结果就是赵曙身子被后宫女人掏空,今年冬天受了点风寒,然后就一病不起。

王刚接到消息的第三天,赵曙终于没撑住,病死于福宁殿,太子赵顼在他官柩前黄袍加身,继任为帝。

赵顼继位后,尊嫡母高氏为太后,太子妃盛明兰为皇后,一岁多的嫡长子赵佾被封太子。

盛家也因为盛明兰被封后,地位水涨船高,盛纮成了国丈,王刚和盛长柏晋升国舅爷,父子三人全都官升一级。

王刚也由兵部右侍郎升为左侍郎,原来的左侍郎平级被调往工部。

赵曙驾崩后不到一个月,西夏再次集结三十万兵力,威胁大宋边关。

官家赵顼本想让顾廷烨调禁军去支援英国公。

可没想到的是,西夏起兵后三天,大辽也集结三十万兵力进犯雁门关。

大宋两面受敌,赵顼当即头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王刚作为兵部二把手,自然也在其中。

兵部职权早就被枢密院和三衙分光,朝会时连兵部尚书都没发言权,更何况是王刚。

王刚只能站在一边,看着朝臣唇枪舌战。

朝臣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大辽西夏同时犯边,大宋腹背受敌,不可能获胜,不如派出使臣求和,多付一些岁币,使两国退兵。

另一派则想举全国之兵,北拒大辽,西克西夏,誓要扬大宋国威。

两派的大臣在赵顼面前陈情利弊,斗的不可开交,最后交给官家赵顼决断。

赵顼刚继任皇位,就面临如此困难抉择,顿时有些不知所措,然后他看到了一直气定神闲的王刚。

“兵部侍郎,你曾力克西夏大军,不知对这次大宋困境,有何高见?”赵顼突然开口道。

皇帝开口询问,王刚自然不能装听不见。

只见王刚走出列,对赵顼说道:“臣才疏学浅,高见自然没有,馊主意倒是有一个。”

赵顼被提起兴趣,问道:“朕倒想知道,你的馊主意是什么?”

朝臣们也停止喧闹,一起看向王刚。

王刚清了清嗓子,说道:“臣以为,不管主战还是主和,对我大宋都非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且打且和。”

枢密院中书令朱泉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