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一章 驴:没有我这本书写不到320万字(2/7)

诚然。

一头本土驴可以贡献的顶浆分泌液并不多。

但别忘了......

巴基斯坦驴‘入侵’国内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离如今还有三十多年呢。

也就是说......

目前国内的几乎所有驴,都是标准的本土驴!

根据后世公开的数据。

目前整个221厂内大概有上百头本土驴,不远处的海晏县内本土驴的数量还要更多。

也就是在全力调动的情况下,基地凑个五百头驴应该问题不大。

实在不行还可以从省会调嘛——西海省的工厂很多,各种地方都要用到驴来帮忙。

某种意义上来说。

如今的驴和后世的小轿车差不多常见。

至于怎么生产顶浆分泌液......

开玩笑。

拉磨不就成了么?

反正基地里大家天天都在啃窝窝头,虽然这年头的窝窝头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精致,但再怎么样肯定少不了杂和面。

因此只要让本土驴们在太阳底下拉磨,保证水分和身体的情况下,想要凑齐顶浆分泌液可实在是太容易了.....

想到这里。

对面的钱秉穹也大致理解了徐云的想法。

虽然他不清楚徐云所说的情况是否为真。

但这种事情验证起来却很容易,完全可以离开屋子后就找人进行实验——基地内就有不少苯并奎啉。

因此他也没在这方面思考太久,便很快换了个话题,对徐云说道:

“韩立同志,就算你说的飞艇能够生产成功,那么剩下的两个问题呢?”

“也就是如何保证能掌握2侦察机的具体轨迹,以及保证落下的导弹可以准确命中2侦察机?”

听闻此言。

叶笃正等人也竖起了耳朵。

不得不承认。

徐云此前有关飞艇的想法确实很诱人,已经顺利将他们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

直起了八卦的小耳朵.jg。

徐云对此也没卖关子,很快竖起了第二根手指,解释道:

“钱同志,咱们还是按照顺序一个个来吧,先聊聊如何掌握2侦察机的轨迹这个问题.....”

说着。

徐云便看向了叶笃正,对他说道:

“叶主任,你这个问题其实问的略微有失水准——难道忘了这些天你一直在用的那台设备吗?”

“我这些天一直在用的设备?”

叶笃正微微一怔,回忆了两秒钟才明悟了过来:

“韩立同志,你是说那台气象多普勒雷达?”

徐云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就是气象多普勒雷达,它其实就能解决你提到的轨迹问题。”

“毕竟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工作波段很宽,从波到波都有——这是为了应对冰风云雨之类的不同情况。”

“但2拥有的火控雷达波段就要窄很多了,只以波、波、u波为主。”

“所以我们完全能对雷达波段进行修改,调频成一款人畜无害的探测雷达——2可不知道咱们的多普勒雷达拥有堪比火控雷达的一维成像能力呢.....”

说到这里。

徐云不由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叶笃正。

其实除了上头那些内容,他还有一些话没办法明说。

也就是.....

根据后世解密的诸多资料。

2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拍摄影像资料,整个机体上的设备几乎贫瘠到了极点。

例如2上压根没有远程通讯设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