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威廉的选择(2/3)

悦,胃口霎时打开。

威廉拿着土豆的左手与嘴唇像是不受控制似的,在大脑做出下阶段的反馈之前,便一推一咬,将整块土豆吞了进去。

随后他就这样机械式的咀嚼着土豆,有些愣神的看着自己的手指,上面仍旧沾染着少许鲜红的酱汁。

过了一会儿,他看向小牛,问道:

“小艾萨克,这是什么东西?”

小牛这次没卖关子了,摸了摸正在舔手指的利拉尼,说道:

“番茄酱。”

小牛所说的番茄酱不是ketchu,而是番茄酱的音译,因此威廉第一时间便明白了这东西的原材料,轻呼道:

“番茄?上帝啊,那东西不是有毒吗?”

说完他便跨步上前,打算制止利拉尼的后续行为。

见此情形,早有准备的徐云微微一笑,主动走上前,将先前与小牛说过的话再复述了一遍。

此前提及过,威廉也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而且他获得的还是自然科学学位。

按1665年的教育普及度,差不多等同于后世985毕业的博士。

加上前几年发迹时的一些见闻,威廉很快便被徐云引导到了与先前小牛一样的思路上,成功被说服了。

“番茄酱?”

威廉看了眼正在哼哧哼哧啃着土豆蘸番茄酱的利拉尼,对徐云问道:

“肥鱼先生,您是说这是来自东方的特色酱料,愿意将它的配方分享给我们?”

徐云点点头,目光坦然的看向他:

“没错,这是东方一位叫袁州的厨师研发出的酱料,调配起来非常简单,如果威廉先生愿意,我们可以合伙做这次生意。”

威廉深深的看了眼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脸上仍旧带着疑惑:

“肥鱼先生,既然您掌握着这么一项技术,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单干呢?”

“当然是因为我和牛顿先生的友谊了。”

徐云拍了拍胸脯,摆出了一副我和小牛肝胆相照的表情,接着叹了口气,说道:

“按照现在伦敦黑死病的局势,我恐怕要在伍尔索普待上一段时间,父母那边暂时也联系不上,我总不能待在这儿白吃白喝吧?

另外番茄酱的市场绝对不小,甚至可能是欧洲级的,但它的复制成本实在是太低太低了,做不到垄断。

如果我自己选择单干,恐怕还来不及卖到格兰瑟姆,街上就出现一大堆的仿制品了。

与其自己少赚钱,还不如大家合起伙来想想办法,争取在破解技术空窗期内多赚点基尼。”

说完这些,徐云便坦然的看着威廉,不再说话。

他的这番解释有真有假,并不全是谎言,也不尽都是事实。

假的地方自然是拿出技术的理由,而真的部分则是他对于复制市场的判断。

目前英国——或者说除了意呆利和西班牙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对于番茄酱最大的生产壁垒不是配方,而是番茄有毒的固有观念。

番茄酱的制作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先把番茄煮熟捣碎,然后加入糖、盐以及调和油(徐云当初用的是黄油),按照一定比例慢慢搅拌就行了。

这种技术不至于一两天就被破译那么离谱,但高低也就两个礼拜吧。

毕竟若真是什么复杂的工艺,徐云也做不到那样轻松搞定不是?

一旦人们对番茄有毒的认知开始转变,番茄酱要不了几天就会随处可见。

就像本土的凉皮,全国的凉皮市场绝对不小,但你看到哪个人或者哪家公司垄断了吗?

在有些小县城,你甚至能见到操着本地土话的“陕省凉皮”。

这是技术不存在壁垒会导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