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19章 同谋(2/5)

不成低不就,高端人士看不上,一般人又吃不起,来一次就能被吓跑。长此以往下去,就是一胜一败的局面。美尼姆斯亏损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了……”

毫无疑问,话说到这里,才算是触碰到了今天这顿饭的核心本质。

那就是要不要效仿萨莉亚的模式去改变美尼姆斯的经营模式。

邹国栋沉吟了一会儿,因为前面的铺垫足够,又有亲眼目睹的萨莉亚在眼前,他倒没觉得宁卫民在挤兑自己。

但这个决定也不是那么好下的,许多问题他也得仔细斟酌和权衡。

“卫民,你的意思我明白。我承认,你说的有一定道理。而且今天我也亲眼目睹了萨莉亚的经营状况,堪称商场奇迹,让我获益匪浅。可问题是,马克西姆餐厅和美尼姆斯餐厅是双子星啊。两家餐厅兄弟一样的联手方式在许多国家都获得了成功。这也足以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何况马克西姆餐厅开办之初也仅是保本而已,差不多等了有半年,才等到了成功。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你情绪有些过于悲观了。也许再等一段时间,美尼姆斯的情况也会好转的……”

“邹总,恐怕不是我悲观,而是你太乐观了。”

对于邹国栋不切实际的奢望,宁卫民叹息着摇摇头,随后据理力争的反驳。

“你所说的‘获得了成功的许多国家’都是西方国家吧?你要搞清一点,欧美和我们的差距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文化上的。美尼姆斯主打的是咖啡文化,这种文化连咱俩都没有完全吃透,无法完全适应。你能指望咱们京城的老百姓迅速接受?大众能毫无阻碍的养成这种餐饮习惯?不可能的。”

“恕我直言啊,华夏和法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懂美食的两个大国。但据我看来,在饮食推广上,全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一开始从高端饮食下手,中法拥有多么复杂的饮食文化啊。我是京城人,对八大菜系也只勉强了解个川、鲁、粤而已。那外国人能懂多少?我们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别人看,可欣赏这些东西也是有文化门槛的。你说,要是别人的水平不够,都不懂得欣赏,反而无所适从,又怎能享受呢?”

“相反的例子也是明摆着的。像肯塔基、麦当堡这样的美国快餐,还有这萨莉亚就做的很好,直观,简单,文化符号明显。虽说是异域食品,但味道浓郁直白,让大众喜欢。尽管品种单调,却能让从没接触过的人一看就明白,所以这些东西才会像病毒繁殖一样迅速推广开。走到哪儿都能打开局面。完全可以说,美国人是无心插柳,沾了没有文化的光。我们要想实现这种效果,那就得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就像教小孩子一样,让顾客先对简单的,能理解的产品感兴趣了,再推出更复杂,更纯正的东西。总得循序渐进啊。”

“对!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说心里话,我也是这么想的。”

宁卫民的话,邹国栋确实听进去了,甚至可以说,他几乎已经被说服了。

如果不是一些难以解决的客观问题依然存在的话。

“可我担心,宋总这关好过,咱们大老板那关不好过啊。你想想卡顿先生的脾气,老头子别看平日挺好说话,可工作中也有暴君的一面,尤其认准的事儿从没变过。马克西姆和美尼姆斯都是大师为了宣传法餐品味,追求格调的东西。你知道的,打餐厅开办之初,大老板就说得很明白了。不怕赔钱,宁可亏损也不降价。那怎么可能让你把菜肴改成萨莉亚这样通俗的大众西餐?我简直无法想象,可丽饼、法式海鲜浓汤和油封鸭,如果经过这种类似萨莉亚的简单化改造会是什么样子。卡顿先生到时候会不会认为我们在糟蹋法国的饮食文化。老头子绝对是要大发雷霆的……”

邹国栋的顾虑不能说不对,宁卫民其实非常能理解。

何况换位思考一下,他自己上辈子就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