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17章 庭院深深(2/3)

他喜的是,房是真好。

果真如老太太母女说的,旧是旧,可真材实料。

而且空间面积明显比民间普通四合院敞亮。

他忧的是,像这样的房,租户似乎过得满滋润,人家未必想搬走呀。

再往里走,当然就得经过垂花门进入二进院了。

这个地方那可不得了,是相当值得驻足好好看看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垂花门可不是普通的门,它是建在四合院的中轴线上,位于一进院落和二进院落之间,用来区别内宅与外宅的关键之门。

旧时称,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句话里的“二门”,指的便是这个垂花门。

《红楼梦》中在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写道。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

从这段文字就能看出来,“众婆子”是女的,所以可以进,“众小厮”都是男仆,禁止入内。

而且“林妹妹”还得在男仆退出之后才能从轿子里出来。

旧日封建礼教的规矩之严可见一斑。

甚至不但对女眷做如此要求,就连到访的外客也一样得遵守。

过去客人来访,走到垂花门前是必须要止步,先安坐于倒座房中喝茶的。

主人得到家仆通报,才会经过垂花门到外院,与客人相会。

因此,具有这个界限分明意义的垂花门,也就相当于内宅的门面了。

那么越是身份高贵的大户,便越是对垂花门重视,会尽可能建造得华丽考究。

即使大门不太考究的人家,如能拥有一道漂亮的垂花门,也会使得整个宅院的品味得到提升。

宁卫民今天在五号院里见到的这个垂花门,无论形式还是规制,都是很可以的。

首先这个垂花门是建筑在青石板台阶上,台阶有三级,这个地基造价就不低。

而且垂花门两侧还有左右对称的茂盛花树,显得十分庄重典雅。

其次,这个垂花门的顶部是分两重的。

门外部分的顶部是清水脊,而门内是卷棚顶。

两个顶勾连在一起的交汇处,还有天沟。

这种特殊的设计,能让垂花门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可以从天沟的两侧流出。

即便下大雨,房檐前也不会形成雨幕。

是既方便人员进出,又减少了雨水对垂花门的侵蚀。

最后,走入垂花门,还会发现两侧连接着好看又实用的抄手游廊。

这东西是一种敞开式的长廊,属于大户人家内宅必不可少的辅助建筑。

绝妙的地方在于,通过抄手游廊,人们可以很方便的进出每一座房间。

尤其是下雨和下雪的时候,一点不妨碍人们随意走动。

而且抄手游廊还是一种很好的室外休息场所,内有彩画,设有坐栏,还可以挂鸟笼。

如在屋子里待厌烦了,大可以在坐栏上小憩,欣赏园内的风景。

宁卫民从外面看这道垂花门,感觉犹如一座华丽的砖木结构门楼。

而走到内院往外看这道垂花门,又觉得像一座华丽的方正亭子。

尤其是对这抄手游廊,他更是喜欢的要命。

记忆里诸多影视剧的场面,让他很容易想象出旧日的皇亲国戚,是如何在这个廊子里闲逛、休息、逗鸟儿玩乐的。

又是如何靠着柱子坐在廊下,面对院子中那两棵西府海棠树伤春悲秋,吟诗作对的。

在过去不知多少个春天里,院中绿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