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清华(2/3)

上了。

“老爷子,您看这字号嘿,真够巧的啊。咱家门口是清华池,这儿是清华园。这也不怕混淆了啊?我就不明白了,这都是澡堂子,除了一大点儿,一小点儿,这有什么区别啊?”

可没想到,一问出口就挨堵了。

“还有什么区别?我告诉你啊,区别大了。这就跟都是吃涮羊肉,大栅栏那是‘一条龙’,这边是‘顺风来’,虽然相似但不能等同的道理一样,一个是饭馆,一个是饭庄。这澡堂子也一样,同样分三六九等。”

“原本京城最大的澡堂,是杨梅树斜街的东升平澡堂,可惜建国之后,政府就把那儿改为第一旅馆了。所以这个清华园,现在就是京城条件最好,面积最大的浴池了。”

“你看,这儿是市中心的繁华之地啊,所以这个清华园,年头不但老,而且一直接待的都是东城的官僚政要,豪门公子。清华池可比不了。”

“咱家门口那个清华池,那是清真澡堂,原来叫‘小沧浪’,小得很。直至三十年代,被宁夏军阀马福祥买下来改建成的两栋楼,才升格儿成了中型澡堂。”

“去那儿的客人,过去都是逛完了大栅栏和八大胡同之后奔南走,或是居住南边的商贾去。解放之后也一样,这边都是文化人,当官的,南边就剩下贩夫走卒了。明白吗?要说区别,那就是差着地段,差着档次呢。”

“这么跟你说吧,我要图省事就不带你来这儿了。我当然知道去‘一条龙’吃涮羊肉,去‘清华池’泡澡,比来这儿方便。之所以还要带你过来,就是带你开眼来的。”

“好不容易出来花钱享受享受。要吃,咱就吃舒服了,要洗,咱今儿就洗痛快了。对不对?来吧,快跟我进来吧。你请我吃饭,我请你洗澡……”

嘿,居然让老爷子轻视了。

可说实话,宁卫民还真不服。

他是谁啊?什么洗浴中心没去过啊?什么保健项目没体验过啊?

为了摆平关系,最奢侈的地方,全套的,十几万的客他也请过。

他就不信了,这儿还能有让他开眼的地方?

不都是澡堂子吗?所谓老京城那套,他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乎,一边跟着康术德往里走,他一边嘴里叨叨。

“老爷子,我承认,您说的都对。可正因为这里是王府井,地段太好了,我才担心呢。”

“您看这儿,这么多人出来进去的,万一待会儿要咱俩等着‘脱筐’,那怎么办?您洗吗?等铺位那得排多咱去啊?”

“我看,不如还是去家门口。有熟人照应,等的时候还短点。真的真的,其实不就一大点小点吗,能差哪儿去啊……”

宁卫民说的,主要就是“洗澡难”。

这个问题不但现实,而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敢情从五十年代开始,尽管政府极力扩大池塘,兴建新浴室,可还是赶不上京城人口扩张的速度。

除了大机关、大工厂有内部浴池以外,其他的人都只能靠发的福利澡票和自己购买的澡票去公共浴池解决洗澡问题。

这就等于几百家澡堂子,要负责京城几百万人口。

再加上洗澡价格核定的太低,两毛六洗一次的澡票价格常年不变。

浴池行业的经营状况也相当尴尬。

实际上洗澡的人越多,政府赔钱就越多,大致每洗一人能赔一毛钱。

这就造成了行业财力有限,陈旧设备无法更换,也使得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