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庄(2/3)

外,最出乎人意料之外的负面状况,是鸡票的销售也太火了点儿。

距离邮票总公司鸡票宣告售罄才不过半拉月。

整个京城,竟然就没几家邮局还能找到鸡票了,连散张儿都踪迹全无。

得亏是下手早,宁卫民从年前就开始一直往手里敛。

五月份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差不多一千七百张整版票捏在手里。

而在甩开了霍欣的事儿之后,当他发现情况异常,又全力突击了一下。

总算是把整版鸡票的数量凑上了两千二百张,还有百余张零七八碎的。

说起来虽然比原先预计的至少三千张的收购计划差着不少,但至少不比猴票少了。

这就保住了他最重要的计划执行无碍。

反过来呢,良性的状况则在于被买走的鸡票,其实并没有从市场上完全消失。

因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主要就是想投机的邮票贩子。

他们是看准了鸡票紧俏才下手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倒卖赚钱。

所以别看邮局的营业窗口和营业大厅买不到鸡票了。

但邮票贩子手里却是应有尽有,货源相对充足。

他们就在邮局门口叫卖,八分的邮票出了门儿,单张就变成一毛六了,整版票十五块。

这价格当然是令想补缺的集邮者们抓狂。

偏偏宁卫民却知道其中仍有厚利,于是毫不吝惜的买买买,陆续又补了二百余张整版票。

当然,等他吃完了这痛快的一嘴。

鸡票的单张价格已经迅速飞涨到单张两毛五了,整版票二十二块。

再次令迟疑的集邮者们后悔莫及。

而这并不算完。

鸡票的上涨,又岂能不影响到与之相关的猴票?

实打实的说,在鸡票还没有完全售罄的时候,市面上的猴票就已经从年初的两毛飙升到五毛一张了。

这既是因为宁卫民今年以来,在市场上见着猴票始终在吃进。

他把京城的浮货给扫得太干净了,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的事实。

也是因为最近暴露出了一个社会事件,大大增加了猴票的名气。

敢情最近报纸上刊登了一则与集邮有关的社会新闻。

说今年春节以来,在京津两地的邮电局,发现不能如期寄达的信件数目大增。

后经过多方查证,发现都是一些刚刚开始集邮没多久的爱好者干的。

目的是为了截留那些信件上的精美邮票。

而且最后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奔着信封上的猴票去的。

最后,报纸上还写明了“京城鼓楼集邮研究会”的专家给出意见。

说猴票目前的转让价格虽然比发行时已经增值数倍。

但综合考虑到这张邮票的精美程度和印刷难度,不多的发行量,以及作为第一张生肖票的特殊地位。

完全可以做出判断,增值的潜力应该不止于此,假以时日,价格必定会很高。

不用说,这篇新闻报道,等于是给宁卫民爆炒猴票的这口大锅下,主动添了一把柴火啊。

于是如此一来,不但普通消费者寄信时担心邮寄出问题,都不愿意选择庚申猴票了。

那些真正的集邮者也更对这种猴票趋之若鹜了。

猴票立刻价格猛窜,转眼就到了五毛钱。

那想想吧,在此之后,鸡票又被宁卫民再次猛抬了一下,那猴票得是什么劲儿啊?

当然是继续再接再厉,扶摇直上,也就到了八毛钱。

而就这,还纯粹是口头的价格。

真能见着票,一块钱一张也能成交!

说白了,集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